医案整理
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戚某女
- 年龄:28岁
- 职业:无线电厂工人
- 初诊日期:1998.3.10
初诊情况
1. 主诉
人工流产以后,不慎感染,发热,小腹痛,经医院治疗,发热已退,但小腹痛未除,带下甚多,间夹赤色,溷浊有臭气。下午尚时低热,五心烦躁。自感小腹阴道有坠胀感,小便有刺激痛,大便燥结。
2. 体征
- 面色有火气
- 口唇干燥
- 神情烦躁
- 腹不痞滞
- 脉弦略数
- 舌红,苔腻根厚
3. 分析
此由湿热蕴蒸于下焦,腑气不通,冲任带脉亦已受累。邪郁则蓄毒,热甚亦迫血。
4. 治法
开泄下焦,流通气机,即泄厥阴,和阳明,使邪有出路。
5. 方药
- 龙胆草10克
- 柴胡7克
- 黑山栀10克
- 丹皮10克
- 黄柏10克
- 芦荟3克
- 鸡苏散(包)30克
- 泽泻10克
- 木通7克
- 当归10克
- 赤芍7克
- 焦枳实10克
- 赤苓15克
- 鲜车前草(洗、打)7株
- 贯众20克
二诊情况
1. 病情变化
药后二便迅获通利,自感火气下行,腹部痞胀减轻,带浊亦少,臭气减,小便亦无刺激感了。并得微微汗出,低热亦平,寐亦安稳,脉弦,根苔已化。
2. 分析
病情转机很快,是由二便通利,则邪有去路,湿热得化,气机亦自流通,所以能够微汗热平,而带浊的臭气亦少了。
3. 方药
- 苍术7克
- 黄柏7克
- 泽泻10克
- 赤苓10克
- 黑山栀10克
- 丹皮10克
- 赤芍10克
- 当归10克
- 败酱草30克
- 白芷10克
- 炒川楝子15克
- 六一散(包)30克
- 鲜车前草(洗、打)5株
三诊情况
1. 病情变化
小腹痛平,阴道坠胀感亦除,带浊已大见减少,没有赤色,稠浊亦变清稀,几无臭气了。甚感满意,再作善后调理(参用调经药)。
2. 方药
- 白术10克
- 茯苓10克
- 泽泻10克
- 丹皮10克
- 赤芍10克
- 当归10克
- 白芷10克
- 败酱草20克
- 六一散(包)15克
- 陈皮7克
- 川芎5克
- 红花10克
- 柴胡5克
- 鲜车前草(洗、打)5株
四诊情况
1. 病情变化
白带已经很少,自感一身轻快,但需得冲任复常,月经来潮,才算流产后感染的一程风波全平。丸以缓调。
2. 方药
- 逍遥丸每日两次,每次10克,泽兰10克,煎汤送服,连服三周,停药。
3. 后续
此后即月经来潮,一切恢复正常。
按语
白带是湿病,下渗之病,从临床所见,邪正标本,是为纲要。
1. 正虚情况
- 白带绵下,无臭不粘,这是脾虚湿胜,治以升阳除湿方法,即能见效。
- 如果病程较长,仍然湿胜明显,并无滑脱之象,就不需用药固涩,升其阳则脾气旺,脾能运而湿自化,这是常法。
- 如果中虚明显,白带清稀,或者较粘,沾裤变硬,便溏溲少,口干欲饮,苔薄舌嫩,两脉缓弱,这是脾津下渗,胃液日损,病情已深入一层,治宜益气补脾,参苓白术散是个妙方,能扶正而化湿。
- 如果带下清稀如水,阵下如注,脐腹阴冷,甚至阴中亦冷,形寒神萎,舌澹脉细,是为阳虚失守,关门不固。此时不能见带治带,急予温阳益气,使阳能摄阴,则其带亦愈。常用补骨脂丸、脾肾双补丸,有鹿角胶丸更佳,补阳又补奇经。
2. 邪气有余情况
- 带色黄稠,气臭且秽,兼见心烦意躁,口干苦燥或粘,阴痒或阴肿,脉尺数,舌红苔黄腻。这是湿热郁蒸,中下焦气机不化,伤及带脉。治宜清利湿热,疏泄脾胃肝肾的邪热。方取龙胆泻肝汤和四妙散出入。
- 如果湿热较盛,从而迫血,出现赤白带下,或白带中夹血丝鲜血,治须在前方中参用凉血和营之药。
- 如果白带稠而光亮,或如涕如痰,或者成片成块外溢,或者兼有阴痒的,称为痰湿白带,或兼有滴虫。治以涤痰化湿,方如二术二陈汤加味,或亦用蛇床子散等,但有时见效较差。余尝自制三子丸,可以内外任用。内服,取光杏仁、蛇床子、白果肉去皮膜,三味等份,杵烂和匀为丸,如绿豆大。每日两次,早晚各服(潮重)10克,煎汁服。外用,则三味打成稀泥,涂敷阴道口;或捏成挺子,作为坐药,纳入阴道中,以月经带托好,每晚换一次,曾经获效。三物均能治妇人阴中诸病。蛇床去阴汗,阴中肿痛,湿癣,赤白带下;杏仁润阴肤,去痰浊,白带,阴疮烂痛,杀虫;银杏降痰浊,消毒杀虫,赤白带下。合而用之,则疗效更佳。
3. 治疗原则
- 白带为湿热邪气,应用清利药,甚至泄热通腑,使邪有出路,尽从下行,少用敛涩药,以防留邪;亦不能用固塞药,闭门留寇,能变生他病。
- 亦不需多用补气补血药,邪去则正自复,张子和谓“下中自有补”。这是治疗实证的要领,不可不知。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