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整理
患者信息
- 姓名:陶某
- 性别:男
- 年龄:20岁
- 初诊日期:1991年12月6日
诊断信息
- 主诉:鼻病6年,诊断为慢性鼻窦炎
- 既往史:1987~1991年做过两次鼻息肉摘除术
- 现病史:稠涕奇多,色黄难擤,偶然出血,通气在手术后短期内尚可,嗅觉迟钝,头胀昏沉,记忆力日差
- 检查:左中道又有小息肉1个,鼻腔分泌物潴积
初诊(1991年12月6日)
- 舌象:薄苔
- 脉象:实
- 医案:鼻痔、鼻渊连襟而作,已淹缠六度春秋。良以中州湿浊充斥弥漫,上凌空清之窍而然。欲清突曲之浊,必去灶下之薪。取醒脾制湿一法。
- 内服药方:
- 升麻 3g
- 葛根 6g
- 陈皮 6g
- 苍耳子 10g
- 半夏 6g
- 茯苓 10g
- 藿香 10g
- 鱼腥草 10g
- 佩兰 10g
- 白芷 6g
- 外用药方:
- 苍术 10g
- 白芷 10g
- 明矾 10g
- 煎服:7剂
二诊(1992年1月3日)
- 症状改善:通气改善,涕虽减少无多,但已能擤出,头脑昏沉改善,嗅觉依然迟钝
- 检查:左侧息肉已有敛意,潴留分泌物很少
- 医案:药后得能改善,以顽症而言,已感庆幸,再宗原旨踵进。
- 内服药方:
- 升麻 3g
- 葛根 6g
- 白术 6g
- 太子参 10g
- 茯苓 10g
- 陈皮 6g
- 半夏 6g
- 辛夷 6g
- 藿香 10g
- 外用药方:
- 苍术 10g
- 白芷 10g
- 明矾 10g
- 煎服:7剂
三诊(1992年1月14日)
- 症状:通气左侧依然堵塞,涕量不能进一步减少,嗅觉依然木然不闻。头脑昏沉基本消失
- 检查:右鼻腔(-),左中道息肉存在,中下甲收缩迟钝
- 医案:多型化鼻病,今也主在息肉,摘而去之,则嫌太小而有杀鸡用牛刀之感,药而敛之,殊费时日,不过亦舍之而更无它径。
- 内服药方:
- 辛夷 6g
- 藿香 10g
- 白芷 6g
- 苍耳子 10g
- 薄荷 6g
- 桑叶 10g
- 芦根 30g
- 党参 10g
- 白术 6g
- 茯苓 10g
- 煎服:7剂
四诊(1992年10月16日)
- 症状:左鼻堵塞,稍稍缓解,涕量仍然而色呈黄绿,只能逆吸而出。头脑昏沉,已难得有,嗅觉稍稍提高一些
- 检查:两侧鼻中道俱有息肉存在,粘膜偏干
- 医案:病非重症,情属噜苏,再取升清化浊以内治,收敛赘息以外求。
- 内服药方:
- 柴胡 3g
- 升麻 3g
- 太子参 10g
- 白芷 6g
- 薄荷 6g
- 辛夷 6g
- 苍耳子 10g
- 菖蒲 3g
- 鱼腥草 10g
- 鱼脑石 10g
- 外用药方:
- 白芷 10g
- 苍术 10g
- 角针 5g
- 石榴皮 10g
- 煎服:7剂
按语
- 医案:病非重症,情属噜苏,再取升清化浊以内治,收敛赘息以外求。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