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医案

一、基本信息

  • 患者:李某,女,38岁,干部
  • 初诊日期:1997年5月20日

二、主诉与病史

  • 主诉:患神经衰弱3年,近20天尤甚,日渐通夜不眠。
  • 伴随症状:头晕耳鸣,视物昏花,烦躁易怒,头胀疼麻木,口苦咽干,渴不欲饮,纳呆食少,腹胀,便秘,溺赤涩痛。

三、既往治疗

  • 既往治疗:曾服氯硝安定、奋乃静等镇静安眠药无效。

四、刻诊

  • 面色:焦枯
  • 神情:疲惫
  • 舌象:质红、苔薄黄
  • 脉象:细弦数
  • 诊断:证属阴虚火旺之不寐

五、治疗方案

  • 首诊处方
    • 生地18g
    • 白芨15g
    • 夜交藤30g
    • 合欢皮12g
    • 淡竹叶6g
    • 珍珠母30g
    • 焦栀子12g
    • 龙胆草6g
    • 朱茯神15g
    • 淡豆豉12g
    • 川连6g
    • 生甘草3g
    • 水煎服,每日1剂

六、二诊

  • 病情变化:服上方后,稍有转机,夜间能入睡1个多小时,但寐而不醒。
  • 处方调整
    • 原方加当归12g
    • 五味子9g
    • 以养阴血,泻肝胆

七、三诊

  • 病情变化:服上方10剂后,每晚能熟睡3小时,口干口苦减轻,饮食有增,但逆气不适。
  • 舌象:质红、苔薄白
  • 脉象:数而有力
  • 处方调整
    • 原方减豆豉、生地、白芨
    • 加川军6g以活血通腑,导热下行,宁心安神

八、四诊

  • 病情变化:服上方6剂,头晕头痛均减,每晚入睡3~4小时,饮食增加,大便复常。
  • 处方调整:守原方继服

九、五诊

  • 病情变化:服上方6剂后,每晚能眠6个多小时,夜梦较少,饮食尚好,二便自调。

十、按语

  • 辨证分析:不寐一证,当辨虚实。本例素体虚弱,加之劳脑伤肾,阴精不足,五志过极而化火。火炎于上,水亏于下,心肾不交,神何以安乎?五脏不调,则诸症蜂起,其以心肝火旺乃系关键。诚如《景岳全书·不寐》谓:“真阴精血不足,阴阳不交,而神不安其室耳”。本例首以滋阴养血、潜镇安神、交通心肾而获转机。继守法加减施治,大症获愈。终用导热下行等,使化源足、精血调,五脏安,生机复常而收其全功。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