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吞水蛭蜈蚣医案
吴少师误吞水蛭
1. 病情描述
吴少师在关外时,曾患病数月,肌肉消瘦,饮食下咽时,腹中如万虫攒攻,且痒且痛。医生误以为是劳瘵。
2. 诊断与治疗
张锐为吴少师切脉后,建议他空腹,勿食任何食物,次日清晨前往十里外取行路黄土一银杯,同时让厨子准备面食,午时进食。张锐温酒二升,加入黄土,再加入百粒药物,吴少师服药后肠胃掣痛,几不能忍,急忙如厕。张锐另挖一穴,扶吴少师前往,不久排出大量秽物,内有千余条已死的蚂蝗。吴少师疲惫不堪,扶至榻上休息,三日后恢复。
3. 病因分析
吴少师去年夏夜出师途中,口渴饮涧水,误吞水蛭,自此患病。
4. 按语
张锐认为虫入肝脾,需滋生,常日遇食时则聚于丹田间吮咂精血,饱则散处四肢。仅杀虫而不能扫尽,故无益。张锐请吴少师空腹以诱虫,虫喜酒,又久不得土味,乘饥毕集,故一药能洗空之。
宁国卫承务误吞水蛭
1. 病情描述
宁国卫承务的儿子突然患病,身体消瘦如削,医生误以为是瘵疾,治疗无效。刘大用询问病因,得知儿子曾在六月饮娼家水,自是患病。
2. 诊断与治疗
刘大用让仆人掘田间淤泥,取清汁两碗,令卫子随意饮用。卫子饮后,肠胃间攻转搅刺,久之始定。续投宣药百粒,随即洞泄下水蛭六十余条,卫子觉胸膈豁然。此乃盆中所误吞水蛭所致,蛭入腹,藉膏血滋养蕃育种类,每黏着五脏,牢不可脱。
3. 病因分析
刘大用认为,水蛭入腹,藉膏血滋养蕃育种类,每黏着五脏,牢不可脱。去污渠已久,思其所嗜,非以此物致之,不能集也。
醉饮田间水误吞水蛭
1. 病情描述
有人因醉饮道旁田间水,自此忽患胸腹胀闷,遍医不效。宿于客邸,夜半思水饮,仆夜扪索,见有缸数只,遂取一碗饮其主,便觉胸次豁然,再索之,忽觉脏腑急,于店旁空地大泻一二行,平明视之,所泻乃水蛭无数。
2. 病因分析
此乃误吞水蛭在腹,遂成胀痛之疾。今人耘田,为此虫所啮,以靛涂之,无不愈者。
误吞蜈蚣
1. 病情描述
金庄一农夫夏天昼卧于地,熟寐间,蜈蚣入其口,喉中介介如梗状,咯不能出,咽不能下,痛痒不定,甚为苦楚。
2. 诊断与治疗
一医用鸡卵噼破,入酒调匀调服,仍以大黄为末,和香油饮之,顷刻泻出,蜈蚣尚活。蜈蚣被鸡卵拘挛,其足不能舒动,以利药下之,故从大便而出。鸡性好食蜈蚣,亦取相制之意耳。
误吞水蛭
1. 病情描述
一人夜醉,误吞水蛭,腹痛黄瘦,不进饮食。
2. 诊断与治疗
用小死鱼四个,猪脂煎熔搅匀,入巴豆十粒,研烂,和田中干泥丸,如绿豆大,以田中冷水吞之,一丸泻下为度。
蚰蜒入耳
1. 病情描述
一人昼卧,蚰蜒忽入耳,初无所苦,久之觉脑痛,疑其食脑,甚苦之,莫能为计也。一日将午饷,就案而睡,适有鸡肉一盘在旁,梦中忽喷嚏,觉有物出鼻中,视之,乃蚰蜒在鸡肉上。
2. 病因分析
蚰蜒状类蜈蚣而细,好人人耳,往往食人脑髓,髓尽人毙,北方多有之。
3. 按语
凡虫入耳,用生油灌,妙。(无骨之虫,见油即死)
蚰蜒入喉
1. 病情描述
一妇人因用火筒吹火,不知右筒中有蜈蚣藏焉,用以吹火,蜈蚣惊进,窜入喉中,不觉下胸臆。妇人求救无措,适有过客,教取小猪儿一个,切断喉取血,令妇人顿饮之,须臾,以生油一口灌妇人,遂恶心,其蜈蚣滚在血中吐出,继与雄黄细研水调服愈。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