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 王某
  • 性别: 男
  • 年龄: 6岁
  • 就诊时间: 1962年10月23日

病史

  • 发病时间: 1962年2~4月患百日咳,用西药治愈。
  • 主要症状: 1962年4月皮肤渐出现紫癍,以下肢为多,至9月紫癍增加,面色尚无苍白,无发热咳嗽,大小便正常。
  • 严重情况: 1962年9月10日晨大量鼻衄不止,住某医院,经西医治疗。入院查体: 皮肤、口腔有小出血点,大者可达3厘米×3厘米,压之不褪色,色紫暗,心肺(一),肝大0.5厘米,脾(一),淋巴结(一)。西医诊断为: ①血小板减少性紫癍; ②再生障碍性贫血。
  • 治疗过程: 曾用维生素K、青霉素、铁剂、叶酸、维生素B及维生素C、氯丙嗪、ACTH、可的松、仙鹤草素等药物并输血,仍不断鼻衄,引起严重贫血。曾做骨髓检查,其结果为: 骨髓增生欠佳,巨核细胞仅见数个,系前幼细胞。出血时间5分钟以上,凝血时间0.5分钟,束臂试验(一),血块24小时不回缩。粪便发现有蛔虫卵,粪便色黑。因治疗无效,鼻衄不止。
  • 会诊情况: 1962年10月23日邀本人会诊。

查体

  • 面色苍白
  • 不安
  • 正在输血
  • 鼻衄不止
  • 全身有紫癍
  • 脉弦细而数
  • 苔白厚浅黄
  • 舌质发青

辨证

  • 病机: 阴虚阳浮,血热妄动。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