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凉血泻火类方剂

解毒清营汤

组成

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蒲公英15克,干生地15克,白茅根30克,生玳瑁9克,丹皮9克,赤芍9克,川连6克,绿豆衣15克,茜草根9克,生栀子9克。

功用

清营解毒,凉血护心。

主治

急性皮炎、药疹等,证见气营两燔,毒热偏盛者及皮肤化脓性感染所致毒血症者。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解毒凉血汤

组成

生地炭15克,双花炭15克,莲子心9克,白茅根30克,天花粉15克,紫花地丁9克,生栀仁6克,重楼15克,生甘草6克,黄连9克,生石膏60克等。

功用

清营凉血解毒。

主治

剥脱性皮炎、药疹、重症多形红斑等,证属气血两燔,毒热炽盛者,或合并感染毒血症者。

用法

先用生石膏煎水再煮群药,每日1剂,分2次服。

凉血活血汤

组成

生槐花30克,紫草根15克,赤芍15克,白茅根30克,生地30克,丹参15克,鸡血藤30克。

功用

清热凉血活血。

主治

银屑病血热型、急性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皮炎、多形红斑等。

来源

张志礼经验方。

凉血五花汤

组成

红花9克,鸡冠花9克,凌霄花9克,野菊花15克。

功用

凉血活血,清热解毒。

主治

盘状红斑狼疮初期、日光性皮炎、玫瑰糠疹、酒渣鼻、多形红斑等,且病变位于身体上部者。

凉血五根汤

组成

白茅根30克,瓜蒌根15克,茜草根15克,紫草根30克,板蓝根15克。

功用

凉血活血,解毒化斑。

主治

多形红斑、结节性红斑、过敏性紫癜、下肢急性丹毒初起、银屑病等,且病变位于身体下部者。

枇杷清肺饮

组成

枇杷叶9克,桑白皮9克,黄连6克,黄柏9克,生甘草6克,人参6克(现不多用)。

功用

清肺经热。

主治

肺胃湿热互结所致的酒渣鼻、痤疮及面部脂溢性皮炎。

来源

《医宗金鉴》。

栀子金花丸

组成

栀子、黄芩各865克,大黄865克,黄柏、天花粉各432克,知母300克,黄连36克。

制法

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

功用

泻热润燥,生津止渴。

主治

痤疮、酒渣鼻、疖肿、口腔溃疡等。

用法

每次6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注意事项

忌辛辣食物,孕妇忌服。

来源

《河间六书》。

黄连解毒汤

组成

黄连9克,黄芩6克,黄柏9克,栀子9克。

功用

清热解毒泻火。

主治

疖、痈、过敏性紫癜、感染性疾患。

来源

《外台秘要》。

龙胆泻肝汤(丸)

组成

龙胆草9克,黄芩9克,栀子6克,泽泻9克,木通6克,车前子9克,当归6克,柴胡6克,生地9克,甘草3克。

功用

清利肝胆湿热。

主治

带状疱疹、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药疹、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证属肝胆实热或肝胆湿热者。

来源

《古今医方集成》。

龙胆合剂

组成

龙胆草9克,连翘15克,干生地15克,车前子12克,黄芩9克,生栀子3克,丹皮9克,泽泻6克,木通9克,生甘草9克。

功用

泻肝胆火,清利湿热。

主治

急性湿疹、带状疱疹、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

来源

《医宗金鉴》。

清热除湿汤

组成

龙胆草9克,白茅根30克,生地30克,大青叶15克,车前草15克,生石膏30克,黄芩9克,六一散15克。

功用

清热除湿,凉血解毒。

主治

湿热内蕴、热盛于湿所致的急性皮肤病,如急性湿疹、过敏性皮炎、药疹、带状疱疹、疱疹样皮炎、丹毒、玫瑰糠疹等。

来源

张志礼经验方。

化斑解毒汤

组成

元参15克,知母6克,生石膏15克,黄连6克,连翘9克,干生地12克,凌霄花9克,生甘草6克。

功用

清热解毒,活血化斑。

主治

丹毒、接触性皮炎、紫癜。

来源

《医宗金鉴》。

泻肝安神丸

组成

生石决明、珍珠母、生地各30克,生龙骨、生牡蛎、炒枣仁各15克,龙胆草、栀子、黄芩、白蒺藜、当归、麦冬、茯神、泽泻、柏子仁、远志、车前子各9克,甘草3克。

功用

平肝泻火,养心安神。

主治

瘙痒性皮肤病因肝热心神不定而头晕、耳鸣、心烦、失眠者。

用法

每晚服9克,温开水送服。

来源

北京中医医院经验方。

抗毒丸(片)

组成

双花、连翘、紫花地丁、天花粉各60克,干生地、桔梗各50克,大青叶、板蓝根各30克,龙胆草、蒲公英各20克,没药、朱砂各10克,青黛10克,寒水石15克,黄连5克,梅片、牛黄各1.5克。

制法

共为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痛。

主治

疖、痈、疗等体表化脓性感染。

用法

每次6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来源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清血散

组成

生石膏、滑石、木香、升麻、元参各60克,皮硝500克。

制法

前5味共熬汁,与皮硝合拌阴干。

功用

清热凉血。

主治

急性皮炎、湿疹及疖、痈、疔等皮肤感染。

用法

每服3~6克,日2次,温开水送服。

来源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紫雪散

组成

生寒水石1500克,滑石1440克,生磁石1500克,生石膏1500克,木香150克,玄参500克,沉香150克,升麻500克,丁香30克,甘草250克,玄明粉5000克,火硝1000克,羚羊角粉、朱砂粉等。

制法

将寒水石、磁石、生石膏、滑石捣碎水煎,2日后滤清去渣,再入木香、沉香、丁香、玄参、升麻、甘草煎煮1日滤清,凝成膏状,再入玄明粉、火硝溷匀,阴干。前药每180克兑入羚羊角粉2克、朱砂45克即成。

功用

清热镇惊,除瘟开窍。

主治

疔毒、疖、口舌生疮、药疹、剥脱性皮炎、红皮症等。

用法

每服1.5~3克,温开水送下;小儿遵医嘱服用。

来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绿雪散

组成

生寒水石1500克,滑石1440克,生磁石1500克,生石膏1500克,木香150克,玄参500克,沉香150克,升麻500克,丁香30克,甘草250克,菖蒲150克,玄明粉5000克,火硝1000克,水牛角面、青黛、朱砂。

制法

参见紫雪散。前药每180克兑入水牛角面3克、青黛15克、朱砂25克。

功用

清热镇惊,降温开窍。

主治

疔毒、口舌生疮、药疹、剥脱性皮炎、红皮症等。

用法

每服1.5~3克,温开水送下;小儿遵医嘱服用。

来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