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汗误温医案
案情简介
- 患者信息:刘姓妇,40岁,蒲老的同乡人。
- 病情:初夏患温热,战汗后,脉静身凉,状如尸厥。
初诊情况
- 症状:脉静身凉,如天时酷热,骤然大雨,炎热顿息,风凉气爽。
- 表现:今脉息皆平静,颇能安睡,粘汗不息,余热续出。
- 医嘱:非脱勿惧;若汗后身冷脉躁,呼吸气促,烦躁不宁,珠汗发润,鼻煽膈动,即是脱证。
- 处理:任其熟睡,慎勿呼之,待睡醒后,只以西洋参三钱、大麦冬六钱,煎水频频与之,兼徐徐进清米汤,不可与食。
再诊情况
- 时间:蒲老因远出巡诊,傍晚始归。
- 症状变化:患者果然高热气促,升阳固托烦躁不安,口渴无汗,脉象洪数。
- 询问原因:其夫欲言不言,再追问之,乃说:中午亲戚宋某过访,说“汗出身冷,脉微欲绝,乃脱阳之征”,处以附子三钱、西洋参三钱,浓煎服之,服后1小时,而烦躁高烧顿起,以致气促。
再诊处理
- 医嘱:上述所见病汗,与脱汗迥然不同,常须识此,勿致误也。
- 方剂:竹叶石膏汤重用西洋参,佐以苇根、玄参(西洋参五钱、大寸冬五钱、茯神三钱、法半夏三钱、生石膏一两(先煎)、粳米五钱、鲜苇根五钱、竹叶三钱、玄参四钱)。
- 处理方式:煎成频频与之,以代茶饮,而汗再出,热退气平,仍须进清米汤复其胃气,再以和胃养阴法而愈。
按语
- 总结:上述所见病汗,与脱汗迥然不同,常须识此,勿致误也。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