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囊湿疹
病例介绍
1. 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王××
- 性别:男
- 年龄:46岁
- 职业:干部
- 籍贯:孟津县
- 初诊日期:1976年7月20日
2. 主诉与病史
- 主诉:阴囊多汗潮湿,阴囊瘙痒不已,屡经中西药多方治疗不效。
- 现病史:近因外涂消炎软膏而加重。阴囊表皮大部分糜烂,较少完整皮肤亦布满湿疹,瘙痒难忍,疮面不断渗出黏液,气味腥秽。
3. 伴随症状
- 口干苦
- 大便干
- 小便黄
4. 体征
- 查见形体肥胖
- 舌质红,边缘红
- 苔根黄厚且腻
- 六脉弦滑
5. 诊断
证属:肝经湿热下注
6. 治疗方案
-
内服药:龙胆泻肝汤
- 组成:龙胆草15g, 山栀子9g, 黄芩10g, 黄柏10g, 生地黄13g, 车前子15g, 泽泻15g, 柴胡9g, 当归10g, 生甘草6g
- 煎服方法:10剂水煎服
-
熏洗药:苦参饮(自拟经验方)
- 组成:海桐皮15g, 陈艾叶9g, 苦参9g, 蒜瓣15g, 土茯苓15g
- 煎水方法:先熏后洗
-
外敷药:绣风散(祖传秘方)
- 组成:五倍子9g, 雄黄6g, 冰片0.5g, 黄柏6g, 青黛3g, 枯矾3g, 全蝎0.5g, 红花3g
- 使用方法:共为细末,香油调后涂患处,或用药末撒敷患处亦可,每3天换药1次,换药前先用苦参饮熏洗
7. 二诊情况
- 病情变化:阴囊溃疡已愈合,瘙痒明显减轻,患处皮色已转正常
- 治疗建议:嘱其继用内服药,续用外敷药10余日而愈
评析
1. 评析
- 病名:阴囊湿疹俗称“绣球风”
- 病因:多由肝经湿热下注,浸淫于阴囊所致
- 治疗原则:一面用龙胆泻肝汤内服,泻肝经之热治本;一面用乔氏“绣风散”外洗治标
- 方药分析:
- 青黛、黄柏、冰片:清热燥湿而止痛
- 全蝎、红花:活血除风以止痒
- 五倍子、雄黄:敛疮解毒
- 枯矾:除湿生肌
- 总结: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除风活血、止痒止痛、敛疮生肌之功效,用之得法,取效甚捷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