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治疗阴茎痰核医案

案例描述

丹溪治一人年少,玉茎挺长肿而痿,皮塌常润,磨股不能行,二胁气上冲。先以小柴胡加黄连,大剂行其湿热,次又加黄柏,降其逆上之气。挺肿渐收及半,但茎中有一坚块未消,遂以青皮为君,佐以散风之剂为末服之,外以丝瓜汁调五味子末,敷之而愈。

评析

朱震亨简介

  • 姓名:朱震亨
  • 生卒年:1282-1358
  • 籍贯:义乌(今属浙江)
  • 称号:丹溪先生
  • 学术地位:金元四大家之一,“滋阴派”代表人物
  • 学术贡献
    • 初业儒,从许谦习性理之学
    • 三十岁时因母病脾,众医束手,遂志于医
    • 研读《素问》,后治愈母病,但仍研求医理不辍
    • 拜罗知悌为师
    • 提出“相火论”和“阳有余阴不足论”,力主保养阴精
    • 论治杂病从气血痰瘀入手,富有经验
  • 代表作:《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丹溪心法》《丹溪手镜》等

病案分析

  • 病症:阴茎痰核,又称阴茎结块、阴茎肿块、阴茎结核、玉茎结疽等
  • 现代医学对应:阴茎海绵体硬结症,或称阴茎纤维体海绵体炎,少发于青壮年
  • 病因:早期在该部结缔组织层的小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最后在阴茎形成以胶原纤维为主的瘢痕斑块
  • 治疗过程
    • 初期:以小柴胡加黄连,大剂行其湿热
    • 中期:加黄柏,降其逆上之气
    • 后期:以青皮为君,佐以散风之剂为末服之,外以丝瓜汁调五味子末,敷之而愈

评语

  • 治疗特点:朱震亨治疗本病步步为营,标本兼顾,内服外敷,包围攻坚并调治
  • 疗效:最终获愈,难能可贵
  • 现代意义:中医药治疗本病优于现代医学,且不留后遗症,应扬其所长,为患者解除疾苦

按语

本案为朱震亨治疗阴茎痰核验案之一。朱震亨(1282-1358),元著名医学家,字彦修,义乌(今属浙江)人,世居丹溪,人称丹溪先生。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滋阴派”代表人物。初业儒,从许谦习性理之学。三十岁时因母病脾,众医束手,遂志于医。研读《素问》,后治愈母病,但仍研求医理不辍。拜罗知悌为师。学术上倡“相火论”和“阳有余阴不足论”,力主保养阴精。论治杂病从气血痰瘀入手,富有经验。故王纶“四子大全论”提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朱氏着述甚丰,《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为其代表作,其他如《丹溪心法》《丹溪手镜》等数十本书籍均为门人或他人托名而作。丹溪门人甚众,戴思恭、王履等为其得意门生。丹溪之学,流传日本后,日本成立“李朱学社”专门研究东垣和丹溪学说,可见其影响之大。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