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整理

案例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张某
  • 性别:男
  • 年龄:47岁
  • 初诊日期:2009年9月6日

主诉

  • 左耳闭塞不通3周。

症候

  • 左耳闭塞不适。
  • 下颌关节活动、吞咽动作时耳中咽喉部不适略胀痛。
  • 左眼外角充血疼痛。
  • 苔少津,脉沉滑。
  • 病起于外感中乘飞机过久诱发,曾在耳科检查谓“中耳化脓”,未做处置。

经络诊察

  • 太阳经异常。

辨经

  • 属于太阳经筋郁热于内,筋脉不畅。

经络

  • 手太阳经。

选穴

  • 少泽(左,放血6滴)
  • 养老(左)

疗效

  • 针后症状基本消失。
  • 第二日电话告之,已痊愈。

医案解读

  • 耳聋气闭文献多取听会、翳风,耳病多属于少阳经,用耳周穴为多,亦有取阳明经、太阳经者,间或用厥阴经、少阴经者,久病难治者甚多。耳中气滞、血瘀导致气化丧失多属不治,气化异常如不查明属何经何络,亦难获效。

经络理论

  • 《灵枢·经筋》记载:“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颌。上属目外眦。其病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肿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乃得视,颈筋急则为筋疾颈肿。寒热在颈者,治在燔针劫刺之,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为肿者,复而锐之。名曰仲夏痹也。”
  • 本案外感之中,太阳卫气内闭,乘飞机远航,机舱内气压偏高,耳膜内陷耳内经筋持续拘紧,气血难行,卫气不得宣达,遂使经筋脉气瘀结,热不得出,斯病生矣。
  • 经络诊察太阳异常,无他经变动,因而证明本病病机为手太阳经筋病变,当取手太阳经治疗。

选穴解析

  • 为何单取少泽呢?少泽为手太阳经井穴。《难经》谓“井主心下满”,是指本经气壅盛或气机障碍可除之,而本病外邪客于表阳,阳气被困,不能宣发,出现气闭阻络,症见耳中闭闷,颈项拘紧,咽喉不爽,宜发宜宣。故取井穴尤宜泻血以引阳通络,但不宜多,使气机通达,气机自复,症自消失,是为主穴。
  • 辅穴养老,此处用其郄穴之性,以通达经气,止痛行气。

按语

  • 在针灸文献中,对腧穴的主治记载颇为杂乱,很多在临床难以得到证实。究竟临证该如何选择呢?临床证实,任何一个穴在不同的病机条件下,能治疗不同的病症。离开了病机条件,违背了病机规律,则腧穴什么病都治不了。同样符合病机的条件下腧穴治疗不必拘泥于文献记载,其关键在于准确掌握经络气化、经络所属的问题,此点要牢牢记住!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