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

患者信息

  • 性别:男
  • 年龄:66岁
  • 职业:退休

主诉

近一年来不饥不食。

病史

  • 既往病史:高血压病史
  • 检查情况:肠镜和胃镜未见异常,无糖尿病、肾脏疾病
  • 治疗情况:求治于很多中医师,症状改善不理想

体征

  • 精神状态:精神可
  • 发育情况:发育良好
  • 体重变化:未见体重短期内大量减轻
  • 饮食情况:纳少
  • 睡眠情况:眠一般
  • 二便情况:二便调

舌脉

  • 舌象:舌质微红,苔薄微黄不腻
  • 脉象:脉弦数

诊断

  • 初步诊断:不饥不食
  • 辨证分析:患者不饥不食,大多数中医师以脾为湿困,胃阴虚论治。观其之前中医师所开之方,香砂六君子汤有之、益胃汤有之、柴胡疏肝散有之。然果真如是湿困脾胃,香砂六君子汤服之必效;如是胃阴不足,益胃汤亦能奏效。但是反观病人症状未见改善,悉知当从别处考虑。

按语

  •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时令湿热之气,触自口鼻,由募原直走中道,遂致清肃不行,不饥不食。但温乃化热之渐,致机窍不为灵动,与形质滞浊有别,此清热开郁,必佐芳香以逐秽为法。
  • 吴鞠通《温病条辨》:湿热受自口鼻,由募原直走中道,不饥不食,机窍不灵,三香汤主之。
  • 膜原:膜原系指联缀内脏与躯体之间筋膜,属半里半表。肝主身之筋膜,胆与三焦同属少阳,故膜原属于肝系。
  • 病机分析:此患者以不饥不食为主症,舌苔脉象未见湿征,略可见热象。病机应是邪从口鼻而入,影响上焦肺气不宣,下焦肝气不疏,胆流受阻,不能输注于肠,肠道湿浊不化,阻于中道,遂呈不饥不食。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