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

基本信息

  • 患者性别:男
  • 患者年龄:39岁
  • 初诊日期:2015年12月26日

主诉

左耳耳聋半年,右耳耳鸣半月伴听力下降约2/3。

现病史

  • 病程:2年前左耳始耳鸣,未予治疗,半年前逐渐耳聋。半月前右耳始耳鸣,起先如蝉鸣,后偶感如刮风,伴有听力逐渐下降。
  • 诊治情况:于各医院耳鼻喉科诊治,未发现器质性损伤,诊断为神经性耳聋、神经性耳鸣,予住院静脉滴注营养神经类、活血化瘀类药物(具体不详)治疗,效差。
  • 求诊情况:遂来我处求诊。

现症

  • 左耳耳聋,右耳听力下降,需侧耳凝神方可听清。
  • 面色晦暗、头晕、记忆力减退、乏力、大小便不畅、眠差。

既往史

  • 既往体健
  • 患者情况:为企业领导,思虑过度,应酬多,常食酒肉肥甘,经常熬夜。

舌象

  • 舌象:舌黯,舌根部苔黑黄腻。

脉象

  • 整体脉象:下、浊、稠,进少退多。
  • 局部脉象:双寸脉短不及;双关、尺脉浊、稠、滑、热,尺脉向近心端延展,呈“覆脉”象。

脉证分析

  • 患者整体脉象为下脉,寸脉不及,呈现“覆脉”,属气机下陷典型脉象。
  • 患者身居要职,常筹谋忧思、劳虑熬夜,《寿世保元》曰:“思虑过度,心血耗费”,故思虑暗耗阴血,导致气血不足,不能上达清窍,“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故耳窍失聪。
  • 关尺脉浊滑,为湿浊下注之象,患者长期应酬,食肥甘厚味、酒肉酪醴,导致湿热蕴结;浊邪沉降于下,壅滞下焦,肠腑受戕,痔疮肠火,故脉下、稠、滑、热。
  • 湿浊易伤阳气,闭阻清阳之气上升,湿浊越盛、正气越虚,浊阴趋下,阳气随之沉降,清阳不升,故清窍失养。
  • 整体病机:本虚标实,浊阴沉降,气机下陷。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