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嵴源性痛经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薛某
  • 性别:女
  • 年龄:44岁
  • 职业:北京市大兴区某企业经理

就诊时间

  • 首次就诊时间:2007年12月21日

主诉

  • 主要症状:痛经30余年

现病史

  • 症状描述:痛经30余年,每月20日开始失眠,出现恐惧感,至29日月经来潮,再到下个月3日或4日恢复。30多年雷打不动,曾在北京某中医院连续服中药200剂,没有改善。四处求医无功而返,对治疗几乎丧失信心,后经人介绍来诊。

查体

  • 体征:双L3横突压痛(+),右重。

印象

  • 诊断:顽固性嵴源性痛经

处置

  • 首次治疗:2007年12月21日
    • 方法:针刀松解术
    • 部位:双侧L3横突尖部
    • 效果:腹痛立减
  • 第二次治疗:2007年12月27日
    • 方法:针刀松解术
    • 部位:双承山穴
    • 效果:腹痛明显减轻,睡眠有所改善
  • 第三次治疗:2008年3月20日
    • 方法:针刀松解术
    • 部位:双承山穴
    • 效果:患者每次月经来潮即感膝关节至小腿发胀
  • 第四次治疗:2008年3月27日电话告知
    • 效果:痛经明显改善,失眠已纠正,每晚9:30则必须入睡,感觉良好
  • 第五次治疗:2008年5月21日
    • 方法:针刀松解术
    • 部位:右侧L3横突
    • 效果:月经来潮时仍感胃痛,腹痛消失
  • 第六次治疗:2008年5月29日
    • 方法:针刀松解术
    • 部位:天枢穴
    • 效果:右脐痛,治疗后痛止
  • 电话随访:2008年10月21日
    • 效果:诸症消失

针刀治疗顽固性嵴源性痛经的作用机制

  • 机制
    • 第3腰椎横突的尖部是胸腰筋膜中层的附着点,该筋膜是筋膜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腰及骶部的筋膜、韧带都与其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 在这些筋膜、韧带中往往行走着神经、血管,因个体发育情况不同,有的神经、血管在筋膜内穿行时受到卡压,尤其在女性的月经来潮时,盆腔血管充盈,体积增大,卡压加重。
    • 神经传导速度变慢,血管管径变细,血液流速减慢,代谢产物堆积即产生痛经。即中医学所说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 月经后期血管充盈消退,卡压解除,血管管径相应变大,代谢产物堆积得以扩散,痛经则消失。

按语

  • 总结:通过针刀松解术,针对不同部位的卡压点进行治疗,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痛经症状,改善了睡眠质量,最终诸症消失。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