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概要

患者信息

  • 姓名: 昊某
  • 性别: 女
  • 年龄: 20岁
  • 初诊日期: 2020年8月2日

主诉

  • 经行腹痛6年,加重1年

病史

  • 14岁月经初潮,平素月经规律,周期3032天,经期57天,量中等,色暗红,有血块。
  • 自初潮始即有经行小腹冷痛伴腰部酸困,暖水袋热敷后可缓解。
  • 1年前因受凉后上述症状明显加重。
  • 经前2天开始出现小腹部冷痛坠胀,喜温喜按,常伴腰部酸困、背部疼痛,双膝关节冷痛,严重时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持续至行经第2~3日月经量多后症状自行减轻,严重时需口服布洛芬缓解。
  • 末次月经为2020年7月11日。

刻诊

  • 情绪易波动
  • 小腹偏凉
  • 手足不温
  • 受凉后易致下肢疼痛
  • 精神尚可,纳眠可,二便调
  • 舌质暗红、苔薄白
  • 脉沉细
  • 妇科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西医诊断

  • 原发性痛经

中医诊断

  • 痛经
  • 辨证为肾虚寒凝血瘀证

非行经期治疗

  • 方剂: 益肾暖宫汤加减
  • 药物:
    • 菟丝子 30g
    • 鹿角霜、麦冬、党参、白芍各 15g
    • 当归、川芎、桂枝、半夏、威灵仙、郁金、玫瑰花各 10g
    • 吴茱萸、生姜、炙甘草各 6g
  • 煎服方法: 7剂,日1剂,水煎取汁400mL,早晚空腹温服
  • 注意事项: 调畅情志,注意保暖

二诊

  • 日期: 2020年8月9日
  • 症状:
    • 小腹冷痛
    • 腰背酸困
    • 膝关节不适
    • 无恶心呕吐
    • 出冷汗
    • 食欲不佳
    • 眠可
    • 二便调
  • 舌象: 舌质暗红、苔薄白
  • 脉象: 脉弦细
  • 月经将至
  • 方剂: 活血止痛汤加减
  • 药物:
    • 蒲黄、醋五灵脂、麸炒枳壳、醋延胡索、马齿苋、仙鹤草、益母草各 30g
    • 当归、川牛膝、威灵仙各 15g
    • 醋没药 12g
    • 桃仁、炮姜、艾叶各 10g
    • 炙甘草 6g
  • 煎服方法: 7剂,煎服法同上
  • 注意事项: 注意经期保暖,适当休息,不适随诊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