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整理
患者信息
- 姓名:某
- 性别:男
- 年龄:86岁
- 主诉:反复咳喘、双下肢浮肿十余年,曾先后晕厥3次
既往史
- 2004年3月19日住昆明某医院
- 查体:血压120/60mmHg,呼吸20次/min,脉搏42次/min,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细湿罗音,心率42次/min,律齐。腹(-),双下肢浮肿
- 心脏彩超示:左房内径增大,二尖瓣、三尖瓣钙化
- 食道心房调搏:窦房结功能低下
- 2004年3月23日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 术后症状:疲惫、胸闷、心悸、气短,时有颈部紧束感,活动后加重,仍咳喘,全身浮肿
再次入院
- 2007年9月28日再次入院治疗
- 双肺底闻湿罗音
- X胸片提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塞性阻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经抗感染止咳平喘治疗后,咳嗽缓解,但浮肿加剧,并感阵发性心悸,有时不能平卧
初诊
- 2008年7月31日初诊
- 症状:步履迟缓,极度疲惫,语音低微,恶寒、胸闷、心悸、腹胀,全身浮肿,颜面及下肢胫以下尤甚
- 小便短少、色清,大便不畅,面色晦黯、唇绀
- 脉象:沉涩而弱,舌胖晦黯多涎,苔白腻
- 中医诊断:水肿
- 西医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治疗方案:心阳虚衰、无力运化水湿,温扶、振奋心阳,化气行水
- 处方:四逆心阳,温化水湿
- 四逆合五苓汤加大腹皮、法半夏、薏苡仁
- 附片颗粒20g,桂枝20g,茯苓30g,白术15g,猪苓12g,泽泻12g,法半夏15g,大腹皮12g,薏苡仁15g
- 服药4剂后,浮肿渐消,余症缓解
服药后症状变化
- 春节前后未服药且较劳累,又胸闷、咳嗽、乏力,浮肿稍增
- 诊为阴虚肺燥、痰热血瘀,投六味地黄汤加麦冬、川贝、丹参等4剂
- 2剂后各症加重,颈部又现紧束感
- 停服上药,前来就诊
再诊
- 症状:胸闷、喘促、心悸、气短、腹胀、恶寒,浮肿甚
- 脉象:微弱,舌胖而青,苔白腻而滑
- 治疗方案:温阳驱阴,化气行水
- 处方:真武汤加上肉桂、大腹皮、去杭芍
- 附片颗粒20g,茯苓30g,白术15g,上肉桂(泡水兑入)10g,大腹皮12g,生姜20g
- 服药4剂后,胸闷、喘促、腹胀等症减缓,浮肿消退过半
- 后以上方加减连服6剂,各症渐平,浮肿消退
结果
- 患者至今行动家务正常
按语
- 误服滋阴润燥剂导致症状加重,需温阳驱阴,化气行水。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