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医案

一诊

  • 就诊日期:2018年5月17日
  • 主诉:右胁肋部隐痛1周
  • 既往史:慢性乙型肝炎
  • 家族史:母亲患有“乙型肝炎”
  • 体格检查:慢肝体征(-)
  • 舌象:暗红,苔薄白
  • 脉象:沉弦
  • 辅助检查
    • 肝功:ALT:37.1U/L, AST:35.4U/L
    • 乙肝六项定量(大三阳):HBsAg:>232.5ng/mL, HBeAg:>69PEIU/mL, HBcAb:4.085PEIU/mL
    • AFP:2.6ng/mL
    • HBVDNA:293000IU/mL
    • 腹部彩超:肝胆胰脾双肾均未见明显异常
  • 中医诊断:肝着(正亏阳虚)
  • 西医诊断: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轻中度)
  • 处治
    • 禁酒,血液隔离
    • 中药:治则:益气温阳
    • 方药:经验方原方加川楝子9g、延胡索15g
    • 6剂,每日1剂,水煎400mL,早晚分服

二诊

  • 就诊日期:2018年5月24日
  • 主诉:右胁肋部隐痛较前明显减轻,现自觉鼻干,咽喉肿痛等上火症状
  • 舌象:暗红,苔薄白
  • 脉象:沉弦
  • 处治
    • 中药:治则:清热凉血,益气温阳
    • 方药:经验方加减:黄芪24g、地黄30g、墨旱莲24g、女贞子30g、夏枯草18g、丹皮15g、黄芩15g、藿香9g
    • 12剂,连服3天,休息1天,每日1剂,水煎400mL,早晚分服

三诊

  • 就诊日期:2018年6月11日
  • 主诉:右胁肋部无隐痛不适感,鼻干,咽喉肿痛等上火症状较前好转,诉纳减
  • 舌象:暗红,苔薄白腻
  • 脉象:沉弦
  • 处治
    • 中药:治则:调和肝脾,益气温阳
    • 方药:经验方加减:黄芪24g、党参15g、地黄30g、墨旱莲24g、女贞子30g、柴胡9g、黄芩15g、清半夏9g、苍术12g、陈皮9g、厚朴12g、藿香9g、神曲24g、炙甘草6g
    • 12剂,连服3天,休息1天,每日1剂,水煎400mL,早晚分服

四诊

  • 就诊日期:2018年6月26日
  • 主诉:全身乏力、皮肤瘙痒、纳可,小便黄,大便调
  • 体格检查:巩膜中度黄染
  • 辅助检查
    • 肝功:ALT:561.7U/L, AST:311.1U/L, ALP:110.5U/L, GGT:73.8U/L, TBIL:57.3umol/L, DBIL:28.8umol/L, IBIL:28.5umol/L
    • 乙肝六项定量(大三阳):HBsAg:>232.5ng/mL, HBeAg:0.887PEIU/mL, HBcAb:3.467PEIU/mL
    • AFP:2.6ng/mL, HBVDNA:2850IU/mL
    • 腹部彩超:肝脏弥漫性损害
  • 处治
    • 1、禁酒、血液隔离、注意休息
    • 2、5%葡萄糖注射液150mL+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mL静滴1次/日(7天)
    • 3、5%葡萄糖注射液150mL+还原性谷胱甘肽针1.8g静滴1次/日(7天)
    • 4、中药:治则:凉血解毒
    • 方药:柴胡15g、黄芩18g、清半夏9g、茵陈15g、夏枯草30g、丹皮15g、垂盆草30g、枳实12g、麦芽30g、陈皮9g、车前草15g、赤芍24g、炙甘草6g
    • 6剂,每日1剂,水煎400mL,早晚分服

五诊

  • 就诊日期:2018年7月3日
  • 主诉:无明显不适
  • 辅助检查
    • 肝功:ALT:36.2U/L, AST:31.6U/L, ALP:94.5U/L, GGT:61.8U/L, TBIL:32.7umol/L, DBIL:7.6umol/L, IBIL:25.1umol/L
    • 乙肝六项定量(大三阳):HBsAg:>232.5ng/mL, HBeAg:0.887PEIU/mL, HBcAb:3.467PEIU/mL
    • AFP:2.6ng/mL, HBVDNA<2000IU/mL
    • 腹部彩超:肝胆胰脾双肾均未见明显异常
  • 处治
    • 1月后复查肝功、乙肝六项定量、HBVDNA

六诊

  • 就诊日期:2018年8月2日
  • 主诉:口干、口苦,小便黄
  • 辅助检查
    • 肝功:无明显异常
    • 乙肝六项定量:(小三阳):HBsAg:5.6ng/mL, HBeAb:0.3PEIU/mL, HBcAb:8.2PEIU/mL
    • HBVDNA<2000IU/mL
    • 腹部彩超:肝胆胰脾双肾均未见明显异常
  • 处治
    • 1、中药:治则:清热解毒凉血
    • 方药:柴胡9g、黄芩9g、党参12g、清半夏9g、茵陈9g、虎杖15g、丹皮15g、地黄30g、女贞子24g、墨旱莲15g、陈皮9g、藿香9g
    • 9剂,每日1剂,水煎400mL,早晚分服
    • 1月后复查肝功、乙肝六项定量、HBVDNA、腹部彩超

七诊

  • 就诊日期:2018年8月31日
  • 主诉:无明显不适
  • 辅助检查
    • 肝功:无明显异常
    • 乙肝六项定量:(三抗体阳性):HBsAb:(+), HBeAb:(+), HBcAb:(+)
    • HBVDNA<2000IU/mL
    • 腹部彩超:肝胆胰脾双肾均未见明显异常
  • 处治
    • 1、中药:治则:益气养阴,凉血化湿
    • 方药:黄芪24g、当归12g、太子参15g、地黄30g、小蓟18g、砂仁6g
    • 15剂,每日1剂,水煎400mL,早晚分服
    • 3月后复查肝功、乙肝六项定量、HBVDNA、腹部彩超

按语:患者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初期以肝着为主,表现为右胁肋部隐痛,治疗以益气温阳为主。随着病情变化,逐渐出现上火症状,治疗转为清热凉血,调和肝脾。后期肝功异常明显,治疗以凉血解毒为主。最终肝功恢复正常,治疗转为益气养阴,凉血化湿。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