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
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曹某
- 性别:女
- 年龄:24岁
- 初诊日期:2009年7月26日
主诉
全身酸困疼痛1周。
初诊
1. 现症
- 全身酸困疼痛
- 头痛
- 口干
- 右侧腋下淋巴结肿痛
- 咽痛
- 乳头刺痛
- 月经色暗,有少量血块
2. 既往史
- 曾患骶髂关节炎
- 月经不调病史
- 近期检出卵巢囊肿
3. 体征
- 舌质暗,舌苔白
- 脉弦缓
4. 中医诊断
- 感冒(太阳与少阴合病)
5. 西医诊断
- 上呼吸道感染
6. 治法
- 发汗利湿,温阳解表
7. 处方
- 炙麻黄 6g
- 附子 3g
- 细辛 3g
- 桂枝 12g
- 白芍 24g
- 炙甘草 10g
- 羌活 20g
- 防风 10g
- 玄参 15g
- 牛蒡子 15g
- 射干 12g
- 山豆根 10g
- 柴胡 15g
- 黄芩 10g
- 连翘 20g
- 金银花 30g
- 党参 15g
- 苏叶 12g
- 生姜 30g
- 3剂,水煎服
8. 医嘱
- 慎食辛辣凉食
- 畅情志
- 勿过劳
二诊
1. 日期
2009年7月28日
2. 病情变化
- 乏力、全身酸困疼痛减轻
- 咽痛止
- 头痛
- 右腋下淋巴结肿大疼痛
3. 体征
- 舌质澹红
- 舌苔白
- 脉弦细数
4. 处方
- 炙麻黄 6g
- 附子 3g
- 细辛 5g
- 桂枝 12g
- 白芍 24g
- 炙甘草 10g
- 羌活 20g
- 防风 10g
- 玄参 15g
- 柴胡 15g
- 黄芩 10g
- 连翘 20g
- 金银花 30g
- 党参 15g
- 苏叶 12g
- 煅牡蛎 20g
- 鳖甲 15g
- 川芎 30g
- 苍术 10g
- 白芷 6g
- 生姜 30g
- 3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
1. 日期
2009年7月31日
2. 病情变化
- 服上方病愈
- 右腋下淋巴结肿大消失
- 疼痛消失
- 每饮冷水则加重
- 足跟痛
- 大便正常
3. 体征
- 舌澹红
- 苔白
- 脉弦数
4. 处方
- 炙麻黄 6g
- 附子 3g
- 细辛 5g
- 桂枝 12g
- 白芍 24g
- 炙甘草 10g
- 羌活 20g
- 防风 10g
- 玄参 15g
- 柴胡 15g
- 黄芩 10g
- 连翘 20g
- 金银花 30g
- 党参 15g
- 干姜 12g
- 煅牡蛎 20g
- 鳖甲 15g
- 川芎 30g
- 苍术 10g
- 白芷 6g
- 生姜 30g
- 3剂,水煎服
按语
“感冒”一证多因素体禀赋不足又外感风寒湿邪等导致肺卫功能失调所致。患者全身酸困疼痛,为寒湿侵袭人体而致,寒邪伤营,血寒凝滞,不通则痛。患者咽痛、口干为风邪伤卫,卫阳郁遏,营血虚滞,木郁化热,故口干、咽痛、腋下淋巴结肿大。方选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解表,温通经脉,外散风寒湿邪,兼清里热。方中羌活辛苦性温,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为治太阳风寒湿邪在表之要药。防风辛甘性温,为风药中之润剂,祛风除湿,散寒止痛。金银花、连翘气味芳香,在透散卫分表邪的同时,兼顾了温热病邪易蕴结成毒及多夹秽浊之气的特点。牛蒡子、玄参、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消肿。鳖甲味咸,滋阴清热,软坚散结。诸药合用,则风寒湿邪外散,里热得清,营卫调和,血脉通畅而诸症自愈。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