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整理
案例一
1. 病情描述
- 症状:秋间肢体作痒,时发寒热,日哺热甚,口苦喜酸,月经先期,面色常青,热甚则赤。
- 治疗过程:
- 初期治疗:恪服清热凉血,后发疙瘩,赤痒益甚,乃清热败毒,破而脓水淋漓。
- 诊断:谓此肝脾血虚燥。
- 治疗调整:不信,仍治疮毒,其疮益甚,形气倦怠,饮食减少。
- 后续治疗:
- 补中益气汤:间佐以六君、当归,元气稍复。
- 八珍汤:倍用参、术,少用川芎、白芍,间佐以补中益气汤,诸症渐愈。
- 四君子汤:佐以加味逍遥散,两月余脓水渐少。
- 四君子汤:又复月余,疮渐结靥。
- 六君子汤:加山栀、柴胡,仍用四君子汤为主,而疮渐愈。
- 柴胡清肝散:热退止痛,仍用四君子汤而结靥。
- 八珍汤:山栀、丹皮而愈。
2. 按语
- 总结:此病例为肝脾血虚燥,治疗过程中需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方剂,最终治愈。
案例二
1. 病情描述
- 症状:遍身瘙痒,脓水淋漓,发热身如虫行,月经不调。
- 治疗过程:
- 初期治疗:先用升麻汤,送泻一丸,热痒顿退。
- 后续治疗:用加味逍遥散,经行如期,用换肌丸而疮愈。
- 病情变化:后因怒经行不止,筋骨作痛。
- 治疗调整:用秦艽地黄汤、易老祛风丸而愈。
2. 按语
- 总结:此病例为月经不调引起的瘙痒和脓水淋漓,治疗过程中需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方剂,最终治愈。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