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干骨折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马某
  • 性别:男
  • 年龄:21岁
  • 职业:长乐县农民
  • 初诊日期:1978年7月28日

病史

患者于3天前因拉板车不慎自6m多高山坡上跌落,当时右小腿肿痛,畸形,不能站立。即由他人送当地医院,拍片诊为:右胫腓骨中段横形骨折。给予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因肿痛未减,转院治疗。

检查

  • 面容:痛苦面容,烦躁不安
  • 面色:苍白
  • 脉象:细涩
  • 局部表现:右小腿中下部明显肿胀,并向内侧成角畸形,局部皮肤潮红,灼热,压痛甚,有骨擦音
  • 活动情况:右下肢活动受限
  • X线片:右胫腓骨中段横形骨折

诊断

右胫腓骨中段横形骨折

处理

复位

  • 手法:入院后即给予手法复位,由两个助手拔伸后,医者以捏分手法分骨,继而以提托、按压手法矫正侧移位。用分骨垫一个置骨折部骨间隙,按移位方向放置2个压骨垫,用小腿夹板固定,最后将患肢置于短直角托板上。
  • 药物:整复后内服消炎退肿汤,外敷消炎膏,练踝背伸及股四头肌收缩活动。

后期治疗

  • 1周后:小腿肿痛减轻,改敷活血散。
  • 2周后:局部肿痛明显消退,给内服跌打养营汤,外敷接骨散。
  • 4周后(8月26日):患者局部无压痛,服续骨丸,练床上抬腿,蹬空踢球动作,以活动下肢各关节。
  • 5周后:患者下地练扶椅行走。
  • 9月10日:去除夹板外固定,以舒筋活血洗剂熏洗踝关节。
  • 9月20日:患者行走接近正常出院。

诠解

  • 胫腓骨干骨折:在长管状骨折中最常见,成人以胫腓骨干双骨折多见,儿童的骨折以胫骨干骨折最多,胫腓骨干骨折次之,腓骨干骨折少见。儿童多于成人。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均可造成胫腓骨干骨折。如高处坠下,足部先着地,小腿旋转或受重物直接打击,挤压等引起。
  • 骨折类型:本案属于中段骨折,且为横形骨折。
  • 整复手法:患者平卧,膝微屈,一助手站在患肢外侧,双手环握小腿上部,另一助手握住踝部,用力拔伸牵引,矫正重迭畸形。然后医者采用分骨挤压或捏按推挤手法将骨折复位。一般骨折近端多向前内侧移位,医者两手拇指按压骨折近端前内面,余指环握骨折远端后外面向前内提托,即可复位。
  • 药物治疗
    • 早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可用肢伤一方或新伤续断汤。
    • 中期:接骨续损,内服肢伤二方或接骨丹。
    • 后期: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用肢伤三方或健步虎潜丸,配合海桐皮汤煎水外洗。
  • 康复训练:整复固定后,即可做踝足部关节屈伸活动及股四头肌舒缩活动。

按语

胫腓骨干骨折在长管状骨折中最常见,成人以胫腓骨干双骨折多见,儿童的骨折以胫骨干骨折最多,胫腓骨干骨折次之,腓骨干骨折少见。儿童多于成人。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均可造成胫腓骨干骨折。如高处坠下,足部先着地,小腿旋转或受重物直接打击,挤压等引起。本案属于中段骨折,且为横形骨折。林氏整复胫腓骨横形骨折手法:患者平卧,膝微屈,一助手站在患肢外侧,双手环握小腿上部,另一助手握住踝部,用力拔伸牵引,矫正重迭畸形。然后医者采用分骨挤压或捏按推挤手法将骨折复位。一般骨折近端多向前内侧移位,医者两手拇指按压骨折近端前内面,余指环握骨折远端后外面向前内提托,即可复位。药物治疗,早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可用肢伤一方或新伤续断汤。中期宜接骨续损,内服肢伤二方或接骨丹。后期宜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用肢伤三方或健步虎潜丸,配合海桐皮汤煎水外洗。整复固定后,即可做踝足部关节屈伸活动及股四头肌舒缩活动。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