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医案

病案简介

紫斑指血液溢出肌肤之间,皮肤表现青紫斑点或斑块的病证,称为紫斑,亦有称之为肌衄及葡萄疫者。如《医宗金鉴·失血总括》说:“皮肤出血曰肌衄。”《医学入门·斑疹门》说:“内伤发斑,轻如蚊迹疹子者,多在手足,初起无头痛身热,乃胃虚火游于外。”《外科正宗·葡萄疫》说:“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发在遍体头面·邪毒传胃,牙根出血,久则虚人,斑渐方退。”

一诊

  • 患者信息:于某,男,21岁,农民。
  • 就诊时间:2011年2月16日。
  • 主诉:间断皮肤瘀斑2个月。
  • 现症
    • 皮肤可见陈旧性瘀斑。
    • 无咳血、呕血及口鼻、牙龈出血。
    • 无黑便。
    • 无胸痛、骨痛。
    • 乏力,食纳尚可,夜寐差,二便尚调。
  • 舌象:舌质澹暗,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
  • 查体
    • 四肢皮肤可见散在瘀斑。
    • 全身皮肤及黏膜无黄染及皮疹。
    •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 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肠鸣音正常。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示:白细胞17.95×10°/L, 血小板31×10°/L, 余值大致正常。
    • 骨髓细胞检查示:全片共见巨核细胞200个以上。分类100个,其中原始巨核细胞3个、幼稚巨核细胞11个、颗粒巨核细胞81个、裸核5个。血小板罕见。
  • 中医诊断:紫斑(气阴两虚夹湿瘀)。
  • 西医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治则治法:益气养阴,祛湿化瘀。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