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气虚血瘀证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马某
  • 性别:女
  • 年龄:20岁
  • 初诊日期:1998年7月20日

主诉

月经淋漓不尽1月余。

病史

  • 既往史:患者近5年月经周期紊乱,带经期长。1996年诊刮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曾先后4次做人工周期,用药时月经正常,停药则反复。
  • 本次发病:今年6月10日~7月13日阴道出血1个月,7月18日阴道又有少量出血,伴少腹隐痛,活动多后感气短乏力,食纳可,大便调。

体征

  • 舌象:舌暗澹
  • 苔象:苔薄
  • 脉象:弦滑无力

诊断

  • 西医诊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 中医诊断:崩漏(气虚血瘀证)

按语

该患者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其年方20,然近5年一直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此由少女肾气未盛,天癸未充,子宫藏泻失常所致。正因肾虚而封藏无力,冲任不固,故此次阴道出血淋漓逾月,稍止复来。漏下日久,离经之血为瘀,瘀阻冲任、子宫,不通则痛,故少腹隐痛。其脉象弦滑无力,说明出血日久,气随血耗。当此之时,既要益气固肾,又要化瘀止血。是以方中不但重用党参补气摄血,山茱萸、龟甲、川断填精补肾,而且辅以当归、三七、益母草补血活血,化瘀止血。服药两天后血止,可知止漏初战告捷;唯复诊脉弦滑细,提示肾虚肝郁尚存。此乃患者素体肾气不足,且漏下失血伤阴而影响肝之疏泄使然。结合其月经周期紊乱之宿疾考虑,次投重点在于调整卵巢功能,恢复排卵。为此,特立补肾调经一法,方取紫河车、山茱萸、女贞子、川断补益肝肾;柴胡、制香附、当归、白芍疏肝养血。全方不仅标本兼顾,刚柔相济,使肾虚得补,肝郁得解,更妙在“疏肝之郁,即开肾之郁,肝肾之郁既开,而经水自有一定之期矣”(《傅青主女科·调经》)。是故患者服药3月,月经得以恢复正常。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