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思兰治宗室毅斋医案

病案概述

宗室毅斋,年五十二岁,平素好饮酒和纵情于色。九月初,突然倒地,昏迷不醒,似中风症状,目闭气粗,手足冰冷,身体僵硬,牙关紧闭。有人认为是中风,有人认为是中气中痰,使用乌药顺气散等药物治疗均无效。又有认为是阴症,使用附子理中汤,反而加重了痰响。五日后,易思兰被召诊,六脉沉细紧滑,愈按愈有力。

诊断与治疗

1. 诊断

易思兰诊断为寒湿相搏痉病。痉病属于膀胱经,应使用羌活胜湿汤治疗。

2. 治疗过程

  • 稀涎散:使用稀涎散一匕,吐出痰液一二碗,患者随即清醒。
  • 羌活胜湿汤:随后使用羌活胜湿汤六剂,患者痊愈。
  • 调理:以八味丸调理一个月,患者精神恢复正常。

讨论

1. 宏道问难

其兄宏道问:病无掉眩,知非中风,然与中气中痰夹阴,似亦无异,何以独以痉名之?

易思兰回答:痉缘寒湿而成,吾宗室之家,过于厚暖有之,寒湿何由而得?易曰:运气所为,体虚者得之。本年癸酉,戊癸化火,癸乃不及之火也。经曰:岁火不及,寒水侮之,至季夏土气太旺,土为火子,子为母复仇,土来制水,七月八月主气是湿,客气是水,又从寒水之气,水方得令,不服土制,是以寒湿相搏,太阳气郁而不行。其症主嵴背项强,卒难回顾,腰似折,项似拔,乃膀胱经痉病也。

2. 用药分析

宏道问:痉缘寒湿而成,乌药顺气等药,行气导痰去湿者也,附子理中去寒者也,何以不效?用胜湿汤何以速效?

易思兰回答:识病之要,贵在认得脉体形症。用药之法,全在理会经络运气,脉症相应,药有引经,毋伐天,和,必先岁气,何虑不速效耶。脉之六部俱沉细紧滑,沉属里,细为湿,紧为寒中,又有力而滑,此寒湿有余而相搏也。若虚脉之症,但紧细而不滑。诸医以为中风,风脉当浮,今不浮而沉,且无眩掉等症,岂是中风。以为中气、中痰,痰气之脉不紧,今脉紧而体强直,亦非中气、中痰,故断为痉病。前用乌药、附子理中汤,去寒不能去湿,去湿不能去寒,又不用引经药,何以取效。胜湿汤:藁本、羌活,乃太阳之主药,通利一身百节,防风、蔓荆能胜上下之湿,独活散少阴肾经之寒,寒湿既散,病有不瘳者乎。

按语

夫脉之六部俱沉细紧滑,沉属里,细为湿,并无以细为湿之说。紧为寒中,又有力而滑,此寒湿有余而相搏也。若虚脉之症,但紧细而不滑。诸医以为中风,风脉当浮,今不浮而沉,且无眩掉等症,岂是中风。以为中气、中痰,痰气之脉不紧,今脉紧而体强直,亦非中气、中痰,故断为痉病。前用乌药、附子理中汤,去寒不能去湿,去湿不能去寒,又不用引经药,何以取效。胜湿汤:藁本、羌活,乃太阳之主药,通利一身百节,防风、蔓荆能胜上下之湿,独活散少阴肾经之寒,寒湿既散,病有不瘳者乎。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