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内上髁骨折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葛某
- 性别:男
- 年龄:21岁
- 职业:福建师范大学学生
- 初诊日期:1984年3月15日
病史
患者于2天前参加学校投标枪运动时,因用力过猛跌倒,右手撑地,致使右肘部发生肿胀、疼痛、畸形,活动障碍。经省某医院骨科诊断为:右肱骨内上髁骨折,给复位处理,但局部疼痛未减,遂来就诊。
检查
- 面色:正常
- 舌象:澹
- 苔象:薄白
- 脉象:弦滑
- 局部表现:
- 以左手托扶右肘部,右肘内侧肿胀,皮下见小片瘀斑
- 局部压痛明显
- 肘后三角关系改变
- 患肘部活动障碍
- 右手第4、5指感觉迟钝
- 影像学检查:
- X线片示:右肱骨内上髁骨折,骨折片夹在关节内,肘关节向外侧脱位
诊断
右肱骨内上髁骨折第Ⅳ度
处理
(1) 复位
- 治疗过程:先整复右肘关节侧脱位,然后按肱骨内上髁骨折复位手法给予整复。
- 具体手法:医者一手牵拉患肘伸直并将其前臂旋后,另一手推肘外侧使肘外翻,使骨折块牵出关节,然后以推挤法将骨折块复位。
(2) 固定
- 固定方法:复位后骨折块处置一小平垫,夹板固定患肢屈肘90°位,外敷消肿散,内服消炎退肿汤。
- 后续治疗:
- 1周后局部肿痛减轻,继续使用上药。
- 2周后局部无肿痛,外敷活血散,内服壮骨强筋汤,练肩、腕部活动。
- 4周后解除外固定,以化瘀通络洗剂熏洗,并练习手部、腕部、肘部活动。
- 5周后肘活动正常。
诠解
- 病因:肱骨内上髁骨折多由间接暴力所致,常见于儿童的生活损伤,跌倒时手掌着地,肘关节处于过度外展,伸直位,使肘部内侧受到外翻力的同时前臂屈肌群急骤强力收缩,而将其附着的内上髁撕脱。或投掷动作错误,用力过猛,在出手时猛力伸肘关节,同时用力向尺侧屈腕使尺侧腕屈肌强力收缩,将内上髁撕脱。亦可因直接暴力打击或碰撞于肱骨内上髁处而造成骨折,但较为少见。
- 多发人群:本病多发生于成人,骨折线不一定在原来的骨骺板部位。骨折时,由于前臂屈肌群和尺侧副韧带的牵拉,骨折块可被拉向前下方,甚至发生旋转。
- 分型:
- Ⅰ度:裂纹骨折或仅有轻度移位
- Ⅱ度:骨折块有分离或旋转移位
- Ⅲ度:骨折块有旋转移位,且进入肘关节间隙
- Ⅳ度:骨折块有旋转移位并伴有肘关节向桡侧脱位,骨折块的骨折面朝向滑车
- 临床特点:肱骨内上髁骨折是青少年常见的肘关节损伤之一,肱骨内上髁是肱骨内髁的非关节部分,有前臂屈肌群,旋前圆肌和肘尺侧副韧带附着。内上髁后面有尺神经沟,尺神经紧贴此沟通过。肱骨内上髁骨化中心于5岁开始出现,17
20岁闭合。当骨化中心尚未与相当的肱骨髁融合前,容易产生撕脱骨折。肱骨内上髁骨折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717岁者,多数有严重移位。若骨折块被嵌入关节内,往往不容易释出,给骨折整复造成困难,治疗不当则会后遗关节功能障碍。
按语
肱骨内上髁骨折多由间接暴力所致,常见于儿童的生活损伤,跌倒时手掌着地,肘关节处于过度外展,伸直位,使肘部内侧受到外翻力的同时前臂屈肌群急骤强力收缩,而将其附着的内上髁撕脱。或投掷动作错误,用力过猛,在出手时猛力伸肘关节,同时用力向尺侧屈腕使尺侧腕屈肌强力收缩,将内上髁撕脱。亦可因直接暴力打击或碰撞于肱骨内上髁处而造成骨折,但较为少见。本病多发生于成人,骨折线不一定在原来的骨骺板部位。骨折时,由于前臂屈肌群和尺侧副韧带的牵拉,骨折块可被拉向前下方,甚至发生旋转。根据骨折块移位的程度,一般可分为四度。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