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骨骨折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王某
  • 性别:男
  • 年龄:15岁
  • 职业:第二清洁机械技工学校学生
  • 初诊日期:1978年6月12日

病史

患者于1978年6月12日因踢足球不慎踢在硬物上,造成左足第2趾受伤,当即来丰盛医院治疗。

检查

  • 症状:左足第2趾肿胀、青紫、疼痛,影响行走,有骨擦音,折骨远端向外上方移位。
  • 诊断:左足第2趾中节趾骨骨折。

处理

  • 复位方法
    • 手法:主要使用牵引、归挤两种手法。
    • 具体操作
      • 一助手固定患者足部。
      • 医师一手牵引患趾,另一手以两手指对向挤压骨折局部。
      • 可在背侧与跖侧、大趾与小趾侧分别归挤,以矫正骨折移位。
      • 固定时在原移位处放置一小棉垫后,于骨折远端移位的两侧相对放置小纸夹板固定,纸板的长度和宽度均与患趾相同。
  • 固定时间:每周复查1次,3~4周可解除固定物进行功能练习,直至完全恢复功能。
  • 功能恢复:5周以后患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诠解

  • 趾骨功能:趾骨具有足的附着功能,可防止人在行走中滑倒,并对足的推动和弹跳有辅助作用。
  • 骨折特点:趾骨骨折发生率占足部骨折的第2位,多因重物砸伤或踢碰硬物所致。前者多为粉碎或纵裂骨折,后者多为横断或斜形骨折,且常合并有皮肤或甲床损伤。第2、5趾骨由于踢碰外伤的机会多,因此骨折较常见,第3、4趾骨骨折较少发生,第1趾骨较粗大,其功能也较为重要,第1趾骨近端骨折亦较常见,远端多为粉碎性骨折。
  • 注意事项:伤后容易引起感染,故应注意保持清洁。甲下积瘀严重,先行放血或拔甲,如有严重跖侧成角,再予以纠正。手法复位后,采用邻趾固定法固定3~4周。开放骨折,骨折发生在末节而骨折块较小者,对游离骨块切除,切除时要把末节趾骨骨折端用骨钳咬齐。治疗时主要保持清洁,防止感染。中药早期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为主。伤后愈合尚快,功能恢复好。近经随访,在愈合后不久即能下地行动,已参加正常学习,迄今数年亦无后患。

按语

趾骨具有重要的功能,其骨折多因踢碰硬物所致,治疗时需注意手法复位和固定,同时保持清洁,防止感染。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