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汝安医案

案例概述

(多发骨折复位难,麻醉整复变简单)

患者信息

  • 姓名:蒋某某
  • 性别:男
  • 年龄:29岁
  • 职业:工人
  • 初诊日期:1980年11月15日

主诉

3小时前从9m高处跌下,左上肢肿痛,麻木,不能活动。

体征

  • 左上肢:严重肿胀,臂部中2/3处向外成角,有假关节现象,压痛明显,并可触及骨擦音。
  • 左腕部:呈银叉样畸形,压痛明显,血液循环尚可,神经功能正常。
  • X线检查:左肱骨干中段粉碎性骨折、游离骨片长9cm, 伴向外侧成角,错位畸形,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严重移位。

诊断

  1. 左肱骨干骨折
  2. 左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

处理

  • 麻醉:在臂丛神经麻醉下进行手法整复。
  • 整复步骤
    1. 由助手对抗牵拉及保护肱骨干骨折的情况下,用压迫揿法,先整复桡骨下端骨折,纠正侧方移位、成角畸形和下尺桡关节紊乱。
    2. 用小夹板加压力垫固定。
    3. 在对抗牵引下,矫正肱骨干粉碎骨折的成角畸形,并在骨折四周做捏挤手法,使骨干得到良好的对位。
    4. 由于当时严重肿胀,游离骨片一时不能靠拢骨主干,在小夹板和压力垫的固定和作用下,使游离骨片逐渐向骨干靠拢。
  • 术后复查
    • 1周后做X线检查,骨折部已近解剖学对位。
    • 4周后骨折纤维连接。
  • 术后随访:2年后骨折愈合坚强,无畸形,疼痛,功能恢复良好。

诠解

  • 肱骨干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见于青壮年。骨折好发于骨干的中1/3交界处,下1/3次之,上1/3最少。
  • 伤后表现:患臂疼痛,功能障碍,肿胀明显。患肢不能抬举,局部有明显环形压痛和纵向叩击痛。无移位的裂缝骨折和骨膜下骨折者,患臂无明显畸形。绝大多数均为有移位骨折,患臂有缩短,成角或旋转畸形,有异常活动和骨擦音,骨折端常可触及。
  • 合并损伤:检查时应特别注意腕及手指功能,以便确定是否合并有神经损伤。肱骨中、下1/3骨折常易合并桡神经损伤,可出现腕下垂畸形,掌指关节不能伸直,拇指不能伸展,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皮肤感觉障碍。
  • 整复原则:本例肱骨干骨折患者合并有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在整复时应按多发性骨折的处理原则,先保护肱骨干进行桡骨下端骨折的整复,再整复肱骨干的粉碎骨折。整复时术者与助手应配合默契,胸有成竹,才能达到良好效果,事半功倍。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