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增多症案

1. 病历摘要

1.1 基本信息

  • 患者:王某,女,11岁
  • 初诊日期:2001年4月6日

1.2 病史

  • 主诉:去年7月因后脑颈后疼痛,去医院检查血小板增多达600×10°/L。
  • 检查结果:骨髓象示粒系、红系、巨核系增生活跃,血小板成大片可见。多次血查肝肾功能、免疫功能、血沉等正常。
  • 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 治疗情况:先后用丹参、右旋糖酐、干扰素等治疗少效。
  • 目前情况:血小板波动在(400~600)×10°/L上下,血小板数较高时有头痛。今日诊前查血小板为457×10°/L,疲劳乏力,出汗稍多,舌质红、苔黄薄腻,脉细滑。

1.3 治疗

  • 初诊处方
    • 水牛角片15g(先煎)
    • 生地黄15g
    • 赤芍12g
    • 牡丹皮10g
    • 丹参10g
    • 白薇12g
    • 山栀子10g
    • 玄参12g
    • 生甘草3g
    • 紫草10g
    • 熟大黄3g
    • 凌霄花6g
    • 炙女贞10g
    • 枸杞子10g
    • 7剂

1.4 二诊

  • 日期:2001年4月13日
  • 复查结果:血小板695×10°/L,但未见伴有头痛,自觉痛苦不多,口不干,今日上午发热38.2℃,不恶寒,伴咳嗽,舌苔黄薄腻,质红偏暗,脉小滑数。
  • 处方调整
    • 去生甘草、炙女贞、枸杞子
    • 加连翘10g,青蒿15g,大青叶15g
    • 7剂

1.5 三诊

  • 日期:2001年4月20日
  • 复查结果:血小板414×10°/L,发热已解,易疲劳,膝关节疼痛,舌质暗红、苔黄薄,脉细。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