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痹(间质性肺疾病)案

病案概述

古代并无间质性肺疾病的病名,因临床表现多以喘促为主,所以归为“喘证”,因病因特点为肺叶痿而无用,又可将其称为“肺痿”,而其病机的关键多为痹而不通,也可将其命名为“肺痹”。目前认为间质性肺疾病为肺痹者居多。肺痹最早出现在《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载:“风寒客于人··弗治,病人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其病机关键为肺、脾、肾气虚血瘀,脏腑经络痹阻不通。病因病机为外有邪气侵袭,内有脏腑亏虚,气为邪阻,不能宣行,气血凝滞,脏腑经络痹阻不通,气虚、血瘀、络滞是肺痹发生的关键。主要治疗原则为补气、活血、通络。首先以补气为主,活血化瘀通络贯彻始终,以使气机畅达,其次根据疾病不同阶段的特点,辨证论治,方可验效。

患者信息

  • 姓名:岳某
  • 性别:男
  • 年龄:62岁
  • 就诊时间:2016年8月3日

初诊

主诉

间断咳嗽、咳痰,伴喘促1年余,加重2月余。

现症

  • 咳嗽,咯大量白色泡沫样痰,较易出
  • 胸闷、喘促,动则尤甚
  • 偶有呼吸困难
  • 自觉手足心热
  • 口干渴
  • 纳差
  • 二便正常

查体

  • 舌质红暗,苔薄而干
  • 脉弦细数
  • 听诊:双肺可闻及散在细湿啰音,可闻及爆裂音
  • 血常规回报:未见异常
  • 肺部CT示:双肺可见散在类圆形透亮影,双下肺可见弥漫性网状高密度影,部分呈蜂窝样改变,纵隔窗显示不清

中医诊断

  • 肺痹(气阴两虚,肺络痹阻)
  • 西医诊断:间质性肺疾病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