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炳南治红斑性肢痛症验案
患者信息
- 姓名:刘某
- 性别:男
- 年龄:11岁
- 初诊日期:1971年7月12日
主诉
患者五年前出麻疹时高热,胸憋,喘促,曾住院1周余热退。第2年春天开始,自觉两侧下肢怕热,睡觉时喜欢外露,灼热感逐渐加重。平时必须用凉水泡脚后,始能缓解。皮肤变粗糙,数月后局部发痒,灼痛。两侧膝以下肿胀,疼痛逐年加重,皮肤变硬、变厚,尤以两足底部更厚,不能穿鞋,夜不得眠。曾在几个医院诊治,确诊为“红斑性肢痛症”。服用中、西药均未效。每年春天发作明显,迁延至秋后稍有缓解。因疼痛、烧灼感影响食欲及睡眠,全身健康情况日趋低下。
本次病情
今年5月份开始,灼痛比以往几年更加严重,两手也开始出现红斑及灼热感。痛时难以忍受,每天因痛而昏厥两三次。经常用凉水浸泡,睡眠时仅能露宿于木板上,家长用扇子煽脚部才能入睡,不时又痛醒。7月份以来,疼痛症状更加重,两手抱脚,嚎啕大哭,或用手捶打双脚。红肿比以往更明显,下肢皮肤紫暗色。
体征
- 检查:患儿两手抱脚呈蜷缩状,痛苦病容,不时啼哭,两眼蒙松无神,面色萎黄,发育、营养较差。两侧下肢自膝以下皮肤紫红色,呈高筒靴状,皮肤粗糙角化,胫前、足跟部有皲裂,脚跟部皮肤最厚。整个下肢皮肤如椿树皮样,两下肢肿胀,按之尚无凹陷性水肿。但患儿拒绝抚摸,触之即大声哭喊疼痛难忍。两手也发红斑,呈手套样。手、脚皮肤触之发热,足背动脉搏动增强。四肢被动活动不受限制。
- 舌象:舌质紫红,无苔
- 脉象:脉滑数
西医诊断
红斑性肢痛病
中医诊断
诊后余毒未清,湿热下注,经络阻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