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某医案
基本信息
- 性别:女
- 年龄:77岁
- 就诊日期:2009年1月23日
- 主要症状:右足局部破溃、坏死
初诊情况
1. 病史
- 起病时间:10余天前
- 诱因:无明显诱因
- 症状:右足起水疱,水疱破溃后,创面变黑,疮周红肿疼痛
- 治疗情况:曾在当地医院行药物治疗,效不佳
2. 临床表现
- 现症:右足局部起水疱,变黑,疮周红肿疼痛,夜间加重,四肢乏力,双下肢行走不利,语言蹇涩,时有头晕,纳可眠差
- 舌象:舌质暗红苔白
- 脉象:脉弦涩
- 查体:双足营养障碍征(+),右足背点状浅表坏死,外踝处有5cm×3cm大小的坏死,疮周皮色暗红,略肿,触痛明显,足跟有2cm×1.5cm大小的血泡,触痛。双侧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未触及搏动,双侧腘动脉搏动减弱。股动脉听诊区未闻及血管杂音。动脉彩超:两下肢动脉硬化并粥样斑块形成,股、腘、足背动脉狭窄,胫后动脉闭塞。ABI:左0.29,右0.52
- 既往史:有脑血栓病史10余年
3. 辨证思路
- 中医诊断:脱疽(湿热下注证)
- 西医诊断:①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三期3级);②高血压病;③脑血栓后遗症
- 辨证:老年女性,肝肾亏虚,加之病久耗气,气虚无力运血,瘀血阻于脉中,经脉痹阻,四末失于温煦濡养,故有肢体营养障碍征。血瘀日久,化生湿热,湿热下注,热盛肉腐,故有水疱,坏死,疮周红肿。舌暗红苔白,脉弦涩皆为血瘀日久,湿热下注之征
4. 治疗方案
- 内服方剂:八妙通脉汤加蒲公英30g,赤芍15g,天麻10g,钩藤10g,炒酸枣仁30g
- 口服药物:花栀通脉片10片,日3次
- 外用药物:局部外涂马黄酊,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辅助治疗:静滴抗生素、活血化瘀中药制剂及口服解热镇痛药、降压药等
复诊情况
1. 复诊时间:2009年2月10日
2. 临床表现
- 现症:右足创面干燥,疮周无红肿,轻度压痛,伴乏力,行走不利,语言蹇涩,无头晕,纳可眠差
- 舌象:舌质暗苔白
- 脉象:脉弦涩
- 辨证:湿热之邪渐退,以经脉瘀阻为主
3. 治疗方案
- 内服方剂:血府逐瘀汤去桔梗,加党参、黄芪、鸡血藤等
- 外用药物:局部外涂马黄酊
三诊情况
1. 三诊时间:2009年2月17日
2. 临床表现
- 现症:右足创面痂皮翘起,部分与正常组织脱离,无压痛,伴行走不利,语言蹇涩,无头晕,纳可眠差
- 舌象:舌质暗苔白
- 脉象:脉弦
- 辨证:宜标本兼顾,治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3. 治疗方案
- 内服方剂:补阳还五汤加味加减
四诊情况
1. 四诊时间:2009年3月12日
2. 临床表现
- 现症:右足痂皮全部脱落,溃疡完全愈合
按语
- 总结:患者经治疗后,右足创面逐渐愈合,症状明显改善。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变化,逐步调整方药,以达到标本兼顾的目的。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