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整理
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尹老
- 患者背景:家境贫寒,形志皆苦
- 主要症状:手阳明大肠经分出痈,幼小有疝,臂外肿痛
诊断分析
- 经络:手阳明大肠经
- 脉象:左右寸脉短,中脉弦洪缓有力
- 病因:八风之变
- 病位:在表,不在里,在经脉之中
- 证候:大小便如故,饮食如常,腹中和,口知味
按语
- 原文:此痈得自八风之变,以脉断之邪气在表,其证大小便如故,饮食如常,腹中和,口知味,知不在里也。不恶风寒,止热躁,脉不浮,知不在表也。表里既和,邪气在经脉之中,内经云:凝于经络为疮痈,其痈出身半以上,故风从上受之,故知是八风之变为疮者也。故治其寒邪,调其经脉中血气,使无凝滞而已。
- 译文:这个病由天地不正的八风侵袭人体而得。从脉来看病邪在表,小大便和饮食都和正常没有区别。因为饮食如常,嘴里知道味觉,因此知道病邪不在里,因为知道患者不恶风寒,脉不浮,因此可以知道病邪不再表。不在表不在里,那么病邪定然在经脉之中,内经说经络为疮痈,其痈出身半之上。这是因为风邪从上而侵及人体。因此可知是八风邪气导致的疮疡。因此治疗需要调经脉的气血,让经脉通常没有凝滞就可以了。
- 诠解:疮疡,在现代皮肤病中,是人体体表化脓感染型疾病的总称。李东垣认为,疮疡一证,若没有明显的内外之分,则应该是邪气尚在经络之间流注,而没有深入脏腑,同时人体正气也无力鼓邪外出的病理状态。因此无论如何对疮疡进行辨证,都需要首先判断患者患疮疡的时间。如果处于这种尚在经脉之间的时候,则只需要调畅气机使血气运行没有障碍,就可以了。
- 总结:白芷升麻汤,由炙甘草、升麻、桔梗、白术、当归、生地黄、生黄芩、酒黄芩、连翘、肉桂和红花等组成。整个方子以补益升提为主,清热活血为辅。由此也可看出,虽李东垣为四大家之一,其并不只专于内伤病,他对外科疾病的病机认识,也是相当深刻的。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掌握的地方。
方剂
-
药物组成:
- 炙甘草:1分
- 升麻:5分
- 桔梗:5分
- 白芷:7分
- 当归梢:1钱
- 生地黄:1钱
- 生黄芩:1钱5分
- 酒黄芩:2钱
- 连翘:2钱
- 黄芪:2钱
- 中桂:少许
- 红花:少许
-
煎服方法:
- 上药咬咀,分作二服
- 酒水各一大盏,半同煎至一盏
- 去渣稍热,临卧服一服而愈
按语
- 原文:(疮疡本邪经络流,丹溪调气邪自消)
- 译文:(疮疡的根本在于邪气经络流注,朱丹溪认为调畅气机邪气自然消散)
- 总结:此医案强调了疮疡的病机在于邪气在经络之间流注,治疗时应以调畅气机为主,使邪气得以消散。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