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某医案

一诊

  • 日期:1991年12月10日
  • 患者信息:常某,男,36岁,安装公司职员
  • 主诉
    • 胆囊炎已六七年,发作不频繁
    • 支气管扩张已10年,今年未发
    • 咽痛已半年,耳痛伴随,右侧轻左侧重
  • 检查
    • 咽后壁轻度污红
    • 双外耳道(-)
    • 舌薄苔,脉小弦
  • 医案
    • 咽主地气而属阳明,阳明伏热循经上犯,干痛俱来;厥阴、少阳之脉环耳,肝失条达,在郁结之下,痛亦阵作。治当疏肝清胃。
    • 柴胡3g 夏枯草10g 菊花10g 白茅根10g 芦根30g 玄参10g 蚤休10g 延胡索10g 没药3g 枳壳6g

二诊

  • 日期:1991年12月20日
  • 主诉
    • 药进10剂,疼痛明显减轻,新增耳中胀感与痒感,咽头之干无改善
  • 检查
    • 咽后壁出现萎缩现象
    • 耳(-)
    • 舌薄苔,脉平有弦意
  • 医案
    • 求润咽嗌之干,固属当务之急,但止耳中之痛,依然不能轻弃。法取原旨,稍稍倾侧于养津。
    • 柴胡3g 延胡索10g 没药3g 佛手5g 天花粉10g 玄参10g 麦冬10g 沙参10g 桔梗6g 甘草3g

三诊

  • 日期:1992年1月3日
  • 主诉
    • 疼痛基本消失,偶有一痛则两耳深部作胀
    • 喉头奇干,似有粘痰附丽
  • 检查
    • 咽后壁粘膜萎缩
    • 舌薄苔,脉平而细
  • 医案
    • 主诉则痛去十之三四,但检查则仅去十之一二而已。来日方长,求其根治决难一索即得。
    • 生地10g 玄参10g 麦冬10g 沙参10g 乌梅10g 没药3g 延胡索10g 知母10g 甘草3g 陈香橼6g

四诊

  • 日期:1992年1月17日
  • 主诉
    • 咽干缓解,但有异物感,清嗓频频
    • 耳痛仅仅左侧偶一有之
    • 药后脘胃部作胀,大便干结难解
  • 检查
    • 咽后壁萎缩的粘膜稍有润意
    • 舌薄苔,脉平
  • 医案
    • 求荣萎缩之粘膜,乞灵生津之方药,事属正规之法。唯药后脘胀,大便干结,则改取“虚补其母”手法,方用白术,陶弘景目为生津之品。
    • 太子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山药10g 白扁豆10g 山楂10g 六曲10g 麦冬10g 天花粉10g 沙参10g

五诊

  • 日期:1992年1月24日
  • 主诉
    • 咽干,喉咽部告轻,鼻咽部加重,剧痛之下左耳作痒作痛
    • 异物感明显改善,脘胀消失,代之以嘈杂感
  • 检查
    • 咽后壁已滋润一些
    • 舌薄苔,脉平
  • 医案
    • 旱魃蹂躏之处,由喉咽上迁鼻咽,虽似以暴易暴,但毕竟趋向好转,不见乎萎缩之处日渐红活乎。其所以有烧灼之感,亦属由燥致火而然。治再培土生金。
    • 金旺水沛。
    • 白术6g 党参10g 茯苓10g 白扁豆10g 山药10g 沙参10g 麦冬10g 荆芥炭6g 芦根30g 玉竹10g

六诊

  • 日期:1992年1月31日
  • 主诉
    • 干燥感方面,不若初期处方有效
    • 痰多,食欲反而激增,常有饥感
    • 咽部烧灼感仍较严重
  • 检查
    • 咽后壁粘膜萎缩,又较上诊严重
    • 舌薄苔映黄,脉平
  • 医案
    • 奇干不润,少阴之水难充;食欲反增,阳明之火偏旺。治则前方取培土生金,多少有迂回曲折,而远水难求之嫌,今取大补阴丸合玉女煎,作直捣黄龙之策。
    • 川黄柏3g 知母10g 生石膏30g 熟地10g 生地10g 麦冬10g 甘中黄3g 芦根30g 乌梅10g 玉竹10g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