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关节炎案

案例背景

——从理中汤加味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体会到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本文是父亲学生张贻芳所写。

患者信息

  • 姓名:陈某
  • 性别:男
  • 年龄:42岁
  • 职业:电工
  • 入院日期:1962年4月11日

主诉

反复发烧2个月,体温在38℃~39℃之间,伴有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以膝、踝、腕关节为主,局部肿胀发热,关节喜温畏寒,劳累则痛剧,休息则痛缓,平素自汗多,动则心悸,头晕,口粘不苦而干,思热饮,常有鼻衄,食纳佳,大便溏,寐不酣,易疲倦。

既往治疗

曾于校医院服阿斯匹林、水杨酸钠及醋酸考地松两个疗程,同时用过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仍不满意,故转我院治疗。

体征

  • 体温:36.5℃
  • 精神状态:软弱
  • 面部:微浮
  • 肺部:阴性
  • 心脏:心尖部可闻及明显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律无异常
  • 肝脏:在剑下刚可触及
  • 关节:周围可见陈旧性淤斑,腕关节附近可摸到皮下结节,且有疼痛,关节活动有响声

实验室检查

  • 血沉:第一小时37mm, 第二小时68mm
  • 白细胞:11400/mm³, 中性73%
  • 舌象:质如常,苔黄而腻
  • 脉象:滑兼弦而缓,沉取无力

西医诊断

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

中医辨证

  • 关节疼痛,喜温畏寒,劳则病增,逸则缓解,病现虚象
  • 兼见多汗、面浮、心慌、头晕诸症,虚象尤觉显然
  • 或由宣发太过,日久正衰,脾阳虚弱,心火上浮;火浮则热,鼻衄,自汗,寐差
  • 口干却喜热饮,再参脉舌,脉缓而沉取无力,属阳气不足之证
  • 其脉弦滑苔黄而腻乃脾湿内阻之象,由脾虚运化不及所致,病在脾虚历节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