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下段粉碎性骨折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林某某
  • 性别:男
  • 年龄:16岁
  • 职业:学生
  • 初诊日期:1967年9月7日

病史

患者幼年曾患小儿麻痹症,平时行走呈跛行步态。此次因下楼时踩空,向前扑倒,右下肢(残疾)直接着地致伤,当即不能站立,大腿及膝部剧烈疼痛。经医院X线检查,诊断为右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当即给予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内服跳骨丹等药治疗。然大腿及膝部仍疼痛明显,心烦不安,潮热口干。医生认为预后不会理想,乃于伤后3天来我处就诊。

检查

  • 面色:红赤
  • 说话:费力
  • 手心:热
  • 脉象:大细数
  • 右下肢:不能动弹,拆除夹缚固定后,见右大腿下部至膝关节处红肿明显,皮肤潮热,股骨下段有假关节活动和骨擦音,骨折端重迭移位,按压疼痛剧烈。患肢较健侧缩短5.5cm,整个肢体肌肉普遍萎缩并有骨骼畸形改变。

诊断

右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合并膝关节挫伤。

处理

手法治疗

  1. 复位
    • 步骤
      1. 患者仰卧位,第一助手站在患肢外侧,两手环抱大腿上部,第二助手两手环握住膝部,先进行相对牵法,而后用力相对拔伸,以矫正骨折端的重迭畸形。
      2. 在两助手进行拔伸前,医者用两手掌心紧贴骨折部,随后相对用力按压骨折两端,并用力相对推挤,以两手拇指相向捏住骨折近端前后侧,用力向后内侧按压,余指置远端从后内侧向前外侧提托,将骨折两端及碎骨块平复对正,以达复位。
  2. 软组织修复
    • 时间:复位后2周进行
    • 方法:施用正骨理筋法(揉捏、牵拉等法),隔日1次,直至恢复。
  3. 夹缚固定
    • 时间:复位后10周后除去固定
    • 方法:取5块小夹板,配上纸压垫,用3条大号布带,分上、中、下三部捆扎夹板。捆扎完后,患者取仰卧位。患肢膝部微屈位,大腿外展,小腿内收,并放置托板一块于大腿下(上迄股骨大转子下至股骨髁部),然后在患肢两旁的内侧放置砖块,外侧放置沙袋,以维持肢位。

药物治疗

  1. 复位后1周内
    • 外涂:消炎理湿散
    • 外敷:消肿散
    • 内服:养阴清火汤
  2. 1周后
    • 外敷:消肿散
    • 内服:退肿活血汤
  3. 2周后
    • 外敷:消肿散
    • 内服:平肝息风汤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