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医案

案例描述

东垣治疗一朝贵,年龄接近四十岁,身体肥胖,脚气初发,头面和全身关节轻微肿胀,均为红色,足胫部位红肿疼痛难忍。手按近皮肤时,疼痛更加剧烈。患者起卧频繁,日夜痛苦不堪。春季时,李为治疗此病,认为患者因北方高寒,常饮酒,久而伤脾,不能运化,导致饮食下流所致。东垣投以当归拈痛汤一两五钱,疼痛减轻一半。再服药后,肿胀完全消除,仅右手指末微有红肿。用三棱针刺指爪甲端,多出黑血,红肿完全消失。数日后,因食用湿面,肢体再次感到疼痛,东垣再以枳实五分,大黄酒煨三钱,当归一钱,羌活一钱五分,名曰枳实大黄汤。服用后,疼痛停止。

分析

脚气为水湿所致。面部滋湿,血行不畅,故肢体关节疼痛。《经》中提到:风能胜湿,羌活辛温,透关节去湿,故以之为主。血留不行则痛,当归辛温,散壅止痛,枳实苦寒,治痞消食,故以为臣。大黄苦寒,以导面之湿热,并治诸老血留结,取其峻快,故以为使。

按语

当归拈痛汤为东垣师易老所制,用于治疗湿热为病,肢节肿痛。东垣制枳实大黄汤中,羌活、当归取法于其师当归拈痛汤义,枳实、大黄疏利三焦积滞,邪去则痛止。为临床治疗诸肿痛证提供了新的思路。引自《中医古今医案精粹选评》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