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医案 - 滋肾通关,化气通癃
案例描述
东垣治疗了一位患者,其主要症状为小便不利、目睛突出、腹胀如鼓。患者腹部因小便不通而胀满,且膝以上部位坚硬,皮肤有裂开的迹象,饮食也难以下咽。之前服用甘淡渗利之药,均未见效。
李杲的思考与治疗
李杲认为此病病情严重,非精思不能解决。经过一夜的思考,他得出结论:《内经》中有云:“膀胱者,津液之府,必气化乃能出焉。”患者服用甘淡渗利之药后病情加重,是因为气未化。启玄子曾说:“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甘淡之药属阳药,气薄,独阳无阴,怎能化气?
次日,李杲以滋肾丸(群阴之剂)治疗,患者服药两次后痊愈。
诠解
本例以“小便不利,腹胀如鼓”为主要临床表现。对于“小便不利”,素人常喜用甘淡渗利之品治疗,但于本例无效。李杲经过深思熟虑,认为“膀胱者,津液之府,必气化乃能出焉”。患者“皮肤欲裂,饮食且不下”,为阴虚津液不足,不能濡养肌肤,则皮肤欲裂;胃阴亏虚,受纳腐熟功能减退,则不思饮食;皆为阴虚之象,无阴则阳无以化,而见小便不通,为病之根本。医者审证求因,以群阴之剂滋肾丸治之而愈。
按语
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甘淡气薄,皆阳药,独阳无阴,其欲化得乎?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