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癌术后医案

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李某
  • 性别:男
  • 年龄:56岁
  • 初诊日期:2000年6月11日

主诉与病史

  • 主诉:舌癌术后1周。
  • 病史:患者平日素无明显疾患,有酗酒史多年,常在暑热环境下工作。1年前发现舌下有异物不适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刮之不去,日渐长大,继觉舌下粗糙,舌体略僵硬,后发展至影响言语饮食,方前往当地医院检查。在舌尖下面发现白斑一块,隆起,表面粗糙,大如指头,取活检为舌低分化鳞癌,1周前行舌肿瘤切除术。术后初无不适感觉,后渐觉舌转动不灵,语言謇涩,有碍饮食。

现症

  • 症状:局部疼痛剧烈,言语困难,饮食障碍,精神忧虑,夜寐欠安,大便结,小便黄。
  • 体征:面色黧黄,舌前1/3已切除,创面溃疡未愈;颈部未扪及明显淋巴结。电子喉镜检查示鼻咽喉各部未见异常。颈部B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胸片及腹部B超未见转移灶。

辨证分析

  • 面色微黧黄:黄为脾湿,黧为伏热,脉濡为湿郁之象,小数为伏热之征。
  • 舌红赤:炎炎之火。
  • 苔白厚腻润根腐:漫漫之湿。
  • 舌为心之苗,脾开窍于口,足太阴脾经之脉连舌本、散舌下:心火之有余,脾经之湿热,发此舌菌。
  • 舌下生长原因:因本由火生上,而土为湿因,心火失其生化,故成有余之势;脾为湿郁,久则化热,其有余之火,湿热相搏,热伏于湿,湿缠于热,互引为援,酝酿成毒,乃发于心之苗,脾之窍,结于脾经所系之舌本,生于舌下。
  • 病源:感受时气,暑热内蕴,醇酒酝酿,湿热厮结,故成此证。
  • 术后情况:切除舌菌后,火热湿毒,仍无从分解,因此循经并发,其势反而更速。又因岩病患者病机中所固有的气虚染毒现象,临证之际,当视具体情况适当结合益气解毒之法。

诊断

  • 诊断:舌菌(舌癌术后)。

辨证

  • 辨证:湿热邪毒蕴积心脾证。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