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杨某
- 性别:男
- 年龄:65岁
- 诊断:
- 中医:虚劳(脾肾阳虚)
- 西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初诊(2005-06-03)
1. 主诉
- 患者1986年5月查体时发现外周血三系细胞轻度减低,后经骨髓穿刺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情尚稳定。2000年8月因病情加重,外周血三系细胞重度减低,在本院住院治疗,予环孢素、康力龙、输血等对症支持治疗,病情改善不显。出院后坚持服用焦中华教授中药,现血红蛋白已升至69g/L,血小板升至42.5×10°/L。
- 目前患者无出血,有时低热,乏力,面部时有瘙痒,纳可,眠差,二便调。
2. 体征
- 查体:神清,面色萎黄,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舌质澹,体胖,苔薄白,脉细。
3.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白细胞1.51×10°/L, 血红蛋白69g/L, 血小板42.5×10°/L。
4. 治疗方案
- 方药:生黄芪30g、炒白术15g、茯苓24g、菟丝子30g、枸杞子24g、仙鹤草45g、藕节45g、女贞子24g、旱莲草30g、鸡血藤15g、连翘18g、砂仁15g、炒三仙各12g、仙灵脾15g、党参24g、炒枣仁30g、地龙12g、熟附子36g(先煎)、肉桂6g、鹿角胶20g(烊化)、三七粉3g(冲)、甘草6g。
- 20剂,水煎服,日一剂。
二诊(2005-06-28)
1. 主诉
- 无发热,下肢皮肤有少许紫斑,纳可,二便调。
2. 体征
- 舌质澹,苔薄黄,脉弦细。
3.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白细胞1.55×10°/L, 血红蛋白83g/L, 血小板35×10°/L。
4. 治疗方案
- 方药:上方加牡丹皮15g。
- 20剂,水煎服,日一剂。
三诊(2005-07-26)
1. 主诉
- 现患者皮肤有出血斑,无齿衄,无鼻衄,不发热,纳可,二便调。
2. 体征
- 舌质澹,苔薄黄,脉弦细。
3.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白细胞1.7×10°/L, 血红蛋白68g/L, 血小板37×10°/L。
4. 治疗方案
- 方药:初诊方加小蓟24 g、卷柏15 g。
- 30剂,水煎服,日一剂。
四诊(2005-09-02)
1. 主诉
- 体温正常,无出血倾向,纳可,二便正常。
2. 体征
- 舌质澹,苔黄厚,脉弦。
3.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白细胞2.7×108/L, 血红蛋白70g/L, 血小板39×10°/L。
4. 治疗方案
- 方药:生黄芪30g、炒白术15g、茯苓24g、菟丝子30g、枸杞子24g、仙鹤草30g、藕节45g、女贞子24g、旱莲草30g、连翘24g、鸡血藤15g、党参24g、仙灵脾15g、茜草15g、砂仁9g、炒三仙各12g、陈皮12g、鹿角胶20g(烊化)、三七粉3g(冲)、甘草6g。
- 30剂,水煎服,日一剂。
五诊(2005-10-14)
1. 主诉
- 目前无明显出血症状,不发热,纳食可,二便调。
2. 体征
- 舌质澹,苔薄黄,脉细。
3.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白细胞2.7×10°/L, 血红蛋白77g/L, 血小板34×10°/L。
4. 治疗方案
- 方药:上方加熟附子36g(先煎)、肉桂6g。
- 30剂,水煎服,日一剂。
六诊(2005-12-09)
1. 主诉
- 患者无出血,无发热,纳可,下肢发痒,无皮疹,二便调。
2. 体征
- 舌质澹,苔小黄,脉弦细。
3.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白细胞3.6×10°/L, 血红蛋白81g/L, 血小板46×10°/L。
4. 治疗方案
- 方药:上方加当归15g、牡丹皮18g、改熟附子60g(先煎)。
- 30剂,水煎服,日一剂。
七诊(2006-05-26)
1. 主诉
- 半年来坚持服中药,目前无明显出血症状,自述手足心热, 体温正常, 纳眠可, 二便调。
2. 体征
- 舌质澹, 苔薄白, 脉沉缓。
3.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 白细胞3.56×10°/L, 血红蛋白91g/L, 血小板43×10°/L。
4. 治疗方案
- 方药:菟丝子30 g、枸杞子24g、生黄芪30.g、炒白术15g、茯苓24g、仙鹤草30g、藕节45g、女贞子24g、旱莲草30g、连翘18g、鸡血藤15g、党参24g、仙灵脾15g、茜草15g、炒三仙各12g、桂枝6g、鹿角胶20g(烊化)、三七粉3g(冲)、熟附子100g(先煎)、甘草6g。
- 30剂,水煎服,日一剂。
疗效
服药一年余,先后调整治疗7次,症状改善,三系逐渐升高,显效。
按语
本病属中医学“虚劳”之脾肾阳虚型。久病邪气过剩,脏气损伤,耗伤气血阴阳,正气短时难以恢复,加之病后失于调养,每易发展成虚劳。治以补脾益肾,拟益血方加减:生黄芪、炒白术、茯苓、党参、菟丝子、枸杞子、女贞子补益气血,气血生则脾肾健,仙鹤草、藕节、鸡血藤、三七粉、茜草等止血补血,肉桂、鹿角胶、补骨脂等补益阳气,大剂量熟附子先煎大助阳气,全方共奏补益气血、健脾益肾之效。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补脾益肾,先后天同补,气血生则促使正气恢复,其中加止血与活血化瘀药取其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之意,疗效更加。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