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久郁发热案
病例
-
患者信息:
- 姓名:于某
- 性别:女性
- 年龄:23岁
- 职业:北京市某厂工人
- 病历号:087363
-
主诉:发热4年。
-
病史:
- 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多在午后或入夜开始,体温在37℃~38℃之间。
- 发作时先恶寒,继则全身发热,伴有全身乏力、头痛头晕、恶心欲呕、周身关节疼痛,尤以两膝及手指关节为甚。
- 发热2
4小时后自汗热退,每月发病12次,每次持续3~4天,甚至1周。 - 自1983年7月感冒后,每天下午发热,体温37.5℃~37.6℃,有时达38℃,伴有头痛头晕、干咳少痰、胸闷不舒、心慌、汗出、失眠多梦、恶心纳呆、脘腹胀满、少腹隐痛、肢节烦疼、大便时干时溏。
- 门诊以“低热待查”收入院。
- 患者在胎儿时,其母曾患慢性汞中毒,故出生后体弱多病,易感冒。既往有痛经史。
-
入院检查:
- 咽部轻度充血,扁桃体不大,心肺检查未发现异常。
- 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右下腹有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
- 化验检查:肝功能正常,澳抗阴性,抗链“0”600IU, 类风湿因子阴性,血沉7mm/h, 血象:白细胞5.5×109/L, 中性67%,淋巴32%, 单核1%。
- 胸透、X线摄片及心电图均无异常改变。
-
西医诊断:怀疑为肠结核,给予抗痨药物试验性治疗。
-
中医辨证:
- 初期按营卫不和、脾气虚弱、血热血瘀辨证,以调和营卫、健脾益气、活血凉血、清热解毒等立法,先后给予桂枝汤、香砂六君子汤、芍药甘草汤及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方药治疗。
- 经治2个月,发热不退,症状未减。
- 12月13日下午,又感畏寒,发热,无汗,体温38.2℃,诸症较前更明显。
- 12月16日请笔者和张鸿恩主任会诊。
-
二诊:
- 形体消瘦,精神委靡,面色虚黄,眼圈黯青,嗜卧懒动,时有咳嗽,少痰,胸闷,午后身热不扬,畏寒喜暖,汗出不畅,头痛头重,恶心纳呆,口干微苦,渴不欲饮,全身酸痛不适,失眠多梦,右下腹隐痛,大便溏薄,泻前腹痛,泻后痛减,小便频数。
- 舌质澹,舌苔白腻,根微黄,脉细滑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