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化中焦湿热治疗呕吐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常某
- 性别:男
- 年龄:3岁
- 初诊日期:2008年11月19日
主诉
反复呕吐一年,每次均食后发作,非喷射状,每周呕吐5~6次,大便正常,小便不少。
体征
- 舌象:红,苔中根厚腻
- 脉象:滑细
- 其他:口臭,腹软,无压痛,未及包块
辅助检查
- 消化道钡餐: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
- 诊断:呕吐
- 证型:脾胃湿热
病机分析
- 病因:湿阻气机,运化失职,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出现呕吐。
- 病机:脾失健运,饮食不化,食滞蕴而化热,故口臭,饭后呕吐加重。
按语
- 原文:小儿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易受邪所困,气机失调,出现呕吐。本案患儿因中焦湿热,阻遏气机,胃气失降,而致呕吐。裴老以清热化湿,健脾和胃止呕为治则,巧用半夏、化橘红、藿香、伏龙肝清化中焦湿热,另注意健脾和胃,消中理气,加用草蔻、砂仁、鸡内金、厚朴等。28付药后,患儿症状完全消退。脾主升,升举清阳而布达周身,故以升为顺,胃主降,降浊阴而传导化物,故以降为和。“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则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故也。”故脾胃湿热,中焦转枢失职,胃气不降而出现呕吐。裴老认为患者多为湿热之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患者脾胃虚弱,湿热阻于中焦,而引起气机逆乱,故应清化中焦湿热为主,佐以降气及引药下行之药物。清热化湿治本,和胃降逆治标。半夏乃降胃安冲之主药,厚朴下气除胀,莱菔子降逆止呕,三药相须为用,藿香、草蔻化湿和胃止呕,芦根清热,砂仁健脾,内金消食化积,本方标本兼顾,药性平和,加减化裁可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