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错杂案
患者信息
- 姓名:涂某
- 性别:男
- 年龄:28岁
- 初诊日期:2004年9月16日
主诉
痞满脘痛反复1个月。
现病史
- 症状:心下痞满,脘腹胀痛,口干口臭,纳差便溏,日行3~4次,体倦乏力。
- 舌象:舌质红、苔薄腻。
- 脉象:脉弦。
- 辅助检查:胃镜检查提示浅表性胃炎。
辨证
寒热互阻,升降失常。
初诊用药
- 药物:黄芩、法半夏、炮姜、枳壳、香附各9g, 黄连、炙甘草各6g, 扁豆15g, 薏苡仁、党参各20g, 泽泻、厚朴、延胡索各12g。
- 服药天数:7剂
复诊情况
- 症状变化:心下痞满减轻,脘腹隐痛,仍口干纳少,大便偏溏,每日1次。
- 脉象:脉缓,舌质红、苔薄白。
二诊用药
- 药物:党参、白芍各12g, 白术15g, 法半夏、黄芩、炮姜、厚朴、杏仁、香附各9g, 莲子10g, 陈皮6g, 木蝴蝶5g, 生牡蛎30g。
- 服药天数:7剂
三诊情况
- 症状变化:饭后心下痞满,大便成形,每日1次,纳差。
- 脉象:脉缓,舌质红苔薄。
后续治疗
- 方剂:陈夏六君子汤加味
- 药物:法半夏、枳壳、厚朴、神曲、川楝子各9g, 陈皮6g, 党参、黄芪、白芍、白术各15g, 肉桂4g, 茯苓12g。
- 服药天数:7剂
按语
此案是浅表性胃炎兼有大便溏薄之症,并见舌质红、苔薄腻,说明寒热互阻中兼有湿重之象。故用半夏泻心汤加扁豆、枳壳、厚朴、薏苡仁等健脾利湿之品,药后症减。二诊时因湿邪已轻,仍于原方去黄连,加莲子、白芍、牡蛎敛脾阴,再加杏仁、木蝴蝶以止痛,药后效显;最后以陈夏六君子汤收功。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