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男 闰月初九日
诊断
- 疾病名称:肾积奔豚,黄疸
- 病因:湿热,暑邪
初诊方剂
- 药物:
- 茯苓皮:四钱
- 赤小豆:四钱
- 生鳖甲:一钱五分(先煎)
- 知母:三钱
- 嫩茵陈:三钱
- 炒秫米:四钱
- 湖丹皮:一钱
- 川黄柏:三钱
- 栀子炭:三钱
- 大腹绒:三钱
- 广藿梗:三钱
- 橘皮:三钱
- 橘核:三钱
- 鲜竹茹:八钱
- 条黄芩:三钱
- 鲜菖蒲:三钱
- 生大黄:五分
- 川牛膝:三钱
- 西瓜皮:一两
- 稻芽:四钱(生熟各半)
- 紫雪丹:三分(分冲)
二诊方剂
- 调整:加清半夏二钱,去条黄芩、紫雪丹
按语
- 黄疸分类:多属“阳黄”,乃湿热侵及血分,蕴郁三焦所致。
- 古代文献记载:
- 《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
- 《灵枢·论疾诊尺篇》:“寒热身痛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
- 元代罗天益《卫生宝鉴》:“将黄疸分为‘阳黄’、‘阴黄’。”
- 病因分析:
- 外因:六气相关
- 内因:劳倦、郁怒、忧思,致脾失健运,中焦水湿停滞,郁而化热,肝失疏泄,胆汁内瘀,不循常道而溢于肌肤,全身发黄。
- 治疗原则:根据黄疸症湿与热的不同程度,以热重于湿、湿重于热、湿热并重区别论治。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