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整理
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三钱某
- 性别:男
- 年龄:54岁
- 职业:东南大学教师
初诊信息
- 初诊日期:1994.11.10
1. 主诉
头昏目煳,间或掣痛,耳鸣作胀失聪,时轻时重,已经年余。疲劳紧张时症状加剧,自感火气上升,筋脉掣引,两足发耍;能得休闲放松,见症亦能减轻。夜寐不宁,乱梦纷纭。
2. 既往病史
曾经检查,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
3. 西医治疗情况
西药治疗,似有效,但病发依然。
4. 诊时症状
诊时气色火旺,情绪紧张,头昏目胀时痛,耳鸣心烦,肉肢麻,心惊胆怯。家住五楼,上下不敢独行。纳尚可,大便艰。
5. 舌脉象
脉弦左细;舌赤苔腻,罩浮黄色。
6. 分析病情
此为肝肾先虚,风火痰浊上僭,是上盛下虚的病变。而目前,肝阳偏旺,并夹痰火,邪势方张!
7. 治疗方案
法当先制其标,以防急变,后顾其本。用清肝泻火,熄风化痰。方从羚角钩藤合黄连温胆加味。
- 药物:
- 羚羊角粉 6克(分两次调服)
- 双钩藤(后下)20克
- 干地龙 15克
- 丹皮 15克
- 黑山栀 15克
- 川淮牛膝 各15克
- 泽泻 15克
- 川连 4克
- 竹沥半夏 10克
- 橘红 7克
- 茯苓 10克
- 焦枳实 10克
- 澹竹茹 10克
- 石决明(先煎)30克
- 另服:二至丸 20克,分两次吞下。
二诊信息
- 二诊日期:未具体记录
1. 二诊症状
药后连得大便,并且滑润,甚畅,自感有火气下行,小便赤热,头目即见清爽,并得安寐。醒后心惊胆怯、肉肢麻症状亦均有改善,殊感快慰。
2. 舌脉象
脉弦见缓,苔化薄腻。
3. 分析病情
这是肝阳痰火,均已得到控制,邪势见缓,病有转机了。
4. 治疗方案
尚宜巩固疗效,原方加减再进。
- 调整药物:
- 羚羊角粉 减2克
- 川淮牛膝 各减5克
- 枳实 减5克
- 增加药物:
- 生牡蛎(先煎)30克
三诊信息
- 三诊日期:未具体记录
1. 三诊症状
前方甚适,连服了十帖。明显的症状已平,寐亦安熟。惟头耳目清窍,总似乎微风吹拂,或似处于嘈杂环境,欠于安静,性情亦易躁急,偶尔亦有肉筋惕。
2. 舌脉象
脉舌无大改变。
3. 分析病情
尚属原病余波,虚风虚阳未靖,阴不足而阳有余。
4. 治疗方案
应当转重顾本,养阴配阳,使阴阳以趋于平。
- 药物:
- 女贞子 15克
- 墨旱莲 15克
- 制首乌 15克
- 生地 10克
- 白芍 15克
- 冬桑叶 10克
- 钩藤(后下)15克
- 淮牛膝 10克
- 泽泻 10克
- 丹皮 10克
- 干地龙 10克
- 生牡蛎(先煎)30克
- 磁石(先煎)30克
- 陈胆星 10克
- 澹竹茹 10克
四诊信息
- 四诊日期:未具体记录
1. 四诊症状
药效很好,自感一切正常,心境舒泰,顾虑亦自消。
2. 治疗方案
嘱再服上方7帖,以资巩固。并嘱保存此方,每月服用7帖,作为调理善后,以防反复。
按语
此后一直平善。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