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缺+脾虚+咳嗽

患者年龄50岁,男性。主诉咳喘痰多10年,反复发作,近几天加重。咳喘痰多,呼出困难,喉间痰鸣,端坐呼吸,面黄肌瘦,饮食不香,脉沉滑无力。证属本虚标实。中医病名为咳喘。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痰湿阻肺、肺脾肾气虚。舌象未提及,面色黄,脉沉滑无力。症状包括咳喘、痰多、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面黄肌瘦、饮食不香。病程10年,冬季加重。
脾虚咳喘痰多肺气肿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女性。过敏性哮喘2年。对艾味、白蜡、柏树、发酵面食、多种水果等物质过敏。发作时有哮喘、荨麻疹,重则休克。苔白滑,脉沉。太阴经、阳明经异常。病在太阴经。
脾虚津亏过敏性哮喘太阴经虚阳明经虚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反复咳嗽7月余,加重7天。形体消瘦,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沉细而弱。脾肺两虚,痰热阻肺。发热时作,头身多汗,咳嗽流涕,气急喘促,咽喉痰鸣,口渴不欲饮,食纳较差,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中小水泡音。胸片示两肺纹理增粗,点片状阴影。
脾虚脾肺两虚痰热阻肺肺气虚
查看详情 →
59岁男性,主诉中风后遗偏瘫和咳嗽气紧2月。形体壮盛,呼吸气粗,喉中痰鸣,语言不利,咯大量稀白痰涎,发热多汗,头昏微晕,疲乏纳差,睡眠差多梦,右侧肢体瘫痪呈拘挛状态。舌质暗,苔白厚,脉弦滑,血压170/95mmHg。中医诊断中风、咳喘。辨证脾虚肝旺,风阳挟痰浊上壅,脑络瘀滞。
脾虚湿盛中风后遗症肺气壅滞痰浊阻络
查看详情 →
8岁男性,咳喘吐痰1年,遇冷加剧,黏痰难吐,脉浮滑。外寒内热,壅遏于肺。面色苍白,舌苔白腻,脉浮滑。咳嗽喘促,头痛,恶寒发热。肺俞、大椎、风门、阴陵泉脉象浮滑,肺经咳喘,外感风寒,内有郁热。
风寒性咳喘外寒内热肺气郁结痰湿阻肺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主诉咳嗽3天。素体虚弱,纳少脘闷,近日感寒作咳,误服凉药后咳嗽加重,痰白肢懒,神疲乏力。面色淡黄,面部微肿,舌质淡,苔薄白,脉濡滑,右关细弱。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属阳虚冷嗽,病因病机为脾阳不健,痰湿内生,肺失宣降。
咳嗽脾阳不健痰湿内生肺气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3岁,女性。主诉咳嗽3天。病程短。素体虚弱,纳少脘闷,感寒作咳,误服凉药后咳嗽加重,痰白肢懒,神疲乏力。面色澹黄,面部微肿,舌质澹,苔薄白。脉濡滑,右关细弱。中医病名咳嗽,证型阳虚冷嗽。病因病机为脾阳不健,兼感外邪,误服凉药致脾阳衰惫,痰湿不化,壅阻气逆。
咳嗽脾阳不健痰湿壅阻肺失宣降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诉长期咳嗽,遇冷加重,晨起必咳,痰中带血,痰量多。体态体弱形瘦,面色澹黄,舌苔白薄,脉沉弱。便溏,纳少。中医诊断为咳血,病位在肺,病机为肺络受损,脾阳不运,痰浊内生。病因病机涉及肺失清宣,气逆作咳,久咳伤络,兼有脾肾两虚,肝火偏旺,阴虚火扰。
支气管扩张症肺络受损脾阳不足肾阴不足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患者,形体瘦弱,长期咳嗽,痰多白色,胃纳欠佳,舌苔白腻,脉细数。中医诊断为肺卫失固,脾虚失健。望诊见舌苔白腻,闻诊无特殊,问诊提示长期咳嗽及胃纳不佳,切诊见脉细数。
咳嗽脾虚痰多胃纳欠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