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4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右足趾疼痛,夜间尤甚,伴麻木、喜热恶寒、气短。病程近1年。中医病名脱疽,证型阳气虚弱,气血瘀滞。舌紫,苔薄白,脉弦细。体征见右足趾发凉,第二、三趾缺无。
气血瘀滞脱疽阳气虚弱足趾发凉
查看详情 →
68岁女性,双侧小腿肿胀、疼痛,病程1周。主症为小腿肿胀、疼痛,傍晚加重,晨起减轻,皮肤紧绷发亮,无发热。舌澹红,苔黄腻,脉弦滑。双侧小腿肿胀,皮肤紧绷发亮,色白,无皮损,皮温稍升高,腓肠肌握痛明显,凹陷性水肿。中医诊断为股肿,证型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瘀血阻络,营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聚而为湿。
股肿气滞血瘀黄腻弦滑
查看详情 →
王某,男,46岁。主诉右足趾疼痛,夜间尤甚,伴麻木、发凉,喜热恶寒,有时气短。病程13年。中医病名脱疽,证型阳气虚弱,气血瘀滞。望诊舌紫,闻诊未提,问诊有麻木、疼痛、恶寒、气短,切诊脉弦细。
脫疽肾氣不足寒濕侵襲氣血瘀滞
查看详情 →
王某,4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右足趾疼痛,夜间尤甚,不能入睡,喜热恶寒,有时气短。病程近1年。中医病名脱疽,证属阳气虚弱,气血瘀滞。病因病机为肾气不足,感寒湿,气血凝滞,经络闭塞。望诊见舌紫,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足趾发凉,第二、三趾缺无。切诊见脉弦细。
气血瘀滞脱疽肾气不足寒湿侵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1岁。主诉双下肢活动后困痛,病情逐渐加重。形体消瘦,面色青黑,夜间小便量多,腰酸腿软,形寒肢冷,双下肢小腿肌肉萎缩,夜间静止疼痛,局部皮温降低,皮色苍白,趾甲不长,汗毛脱落。舌质澹,舌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证属阳虚寒凝,血脉不通。中医病名脱疽。病因病机为素体阳虚,寒凝血脉,脉络不通。
气血瘀滞脱疽肝肾不足阳虚寒凝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