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1岁,女性,主诉经行腹痛,持续时间长,疼痛逐渐加重。经色开始澹红,后转红,经量多,周期推后,常40~50天一潮。形体消瘦,面色皖白,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为精血不足,胞脉失养。症状包括痛时吐绿水,手脚发凉,纳差,精神不好,白带量不多,经期大便不稀。二诊经色鲜红,用纸减少,无腹痛,仍有血块,口干喜饮,舌红,脉细。三诊经量减少,色红无块,无腹痛,舌澹,脉细。
痛经精血不足胞脉失养血虚精亏
查看详情 →
52岁女性,间断性阴道出血,病程较长。月经周期紊乱,血色先红后淡,夹有小血块,量多,淋漓不断,持续10~15天。伴小腹疼痛、心慌气短、倦怠乏力、动则出汗、头昏眼花、食少便溏、肢体麻木、皮肤蚁行感。贫血面容,舌淡苔白润,脉细数而芤。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贫血。中医病名属崩漏,证型为气血两虚,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虚,冲任不固。
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肝经血虚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病程四月,主要症状为漏下淋漓不断,有时血漏如崩,血色清澹无块,腹中无痛,伴心悸气短,周身无力,饮食不香,二便尚可,面色苍白,舌苔薄白,脉浮芤。中医诊断为血漏,证型属脾虚失运,病因病机为脾虚运化无权,气血生化无源,冲任不固,血海受伤。四诊信息包括面色苍白,舌苔薄白,脉浮芤,心悸气短,周身无力,饮食不香。
血漏如崩脾不统血脾虚失运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37岁。经血暴流3天,伴五心烦热、心悸眩晕、夜不能寐、周身酸软、肋下隐痛、少腹拘急而热、胃中痞满不食。面色萎黄,舌质红、苔腻,脉虚细而数,血压80/40毫米汞柱。诊断为崩漏,辨证为劳伤冲任,思虑伤脾,湿郁化热,湿热传于胞宫。
崩漏冲任亏损湿热内蕴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月经不调,经期腰酸腹坠,血量如崩,经期延长,血色暗淡或鲜红后暗淡,白带多,赤白俱下。面色虚浮,下午足肿,形寒畏冷,心悸少寐。舌淡稍胖,苔白腻罩微黄,脉濡弦细无力。中医诊断为中虚湿胜,气不摄血。病因病机为水湿下渗,中虚气陷,阳运不升。面色萎黄,精神疲乏。舌象淡胖,苔白腻微黄,脉濡弦细无力。
月经不调中虚湿胜气不摄血血色暗淡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经行六十天淋漓不断,经色澹红质稀,伴腹痛、头晕心悸、气短懒言、周身无力、食纳不佳、有时恶心。舌光滑无苔,脉细弱。诊断为崩漏,辨证为气虚不能统摄,冲任不守,血海不固。
崩漏气虚脾肾阳虚统摄无权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9岁。主诉阴道突然大出血一天。病程短,症状为阴道大出血,血色紫黑,伴有口渴喜饮,小腹刺痛。舌质红、苔淡黄,脉弦数。中医诊断为崩漏,证型为血热妄行。病因病机属血分有热,迫血妄行。
崩漏血热妄行舌红苔黄脉弦数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主诉经血暴流三天。病程三天。中医病名崩漏,证型劳伤冲任,思虑伤脾,湿郁化热,湿热抟于胞宫。面色萎黄,舌质红、苔腻,脉虚细而数。五心烦热,心悸眩晕,夜不能寐,周身酸软,胁下隐痛,少腹拘急而热,胃中痞满不食。
崩漏冲任亏损阴虚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行经2日突发大出血不止,夹紫黑色血块,动则加剧。面色皖白,气短喘促,神疲言微,头晕心悸,全身痛楚浮肿,唇爪澹白。舌质澹,苔白,脉细弱,沉取左关微弦。诊断为崩漏,辨证为怒伤血络,血不归经,气随血脱。
崩漏气随血脱血虚夹瘀肝不藏血
查看详情 →
女,40岁,行经二日突然大出血不止,夹紫黑色血块,动则更甚,面色白,气短喘促,神疲言微,头晕心悸,全身痛楚浮肿,唇爪澹白,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沉取左关微弦。崩漏,怒伤血络,血不归经,气随血脱。
崩漏血不归经气随血脱肝不藏血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女性。阴道突然大出血一天,血量多且紫黑,伴有口渴喜饮,小腹刺痛。舌质红,苔淡黄,脉弦数。诊断为崩漏,证型为血热妄行。
崩漏血热妄行舌红苔黄脉弦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女性。主诉经行60天,淋漓不断。月经澹红质稀,伴腹痛、头晕心悸、气短懒言、周身无力、食纳不佳、恶心。舌光滑无苔,脉细弱。诊断为崩漏。辨证为气虚不能统摄,冲经不守,血海不固。
崩漏脾肾阳虚中气不足气虚统摄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女性。主诉阴道突然大出血1天。病史记载出血量多且紫黑,伴有口渴喜饮,小腹刺痛。体形稍胖,舌质红,苔澹黄,脉弦数。中医诊断为崩漏,辨证为血热妄行。
崩漏血热妄行舌红苔澹黄
查看详情 →
21岁,经行腹痛,痛时吐绿水,手足发凉,经色澹红后转红,经量多,经行6天,月经40~50日一潮。面色皖白,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阴血不足,胞脉失养。
痛经阴血不足胞脉失养经量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