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月经后期伴经量渐少7个周期,月经周期39天,经行6~7天,量少色暗,伴痛经、腰酸,无血块。舌暗、苔白腻,脉细滑。彩超示双卵巢多囊样变。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痰浊阻滞型。症状包括体重增加、多汗、怕冷、头晕、纳可、眠差、夜尿1次、大便质烂。舌暗红、苔白微腻,脉细滑。
头晕昏蒙月经后期经量减少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包括头晕昏蒙、耳鸣如潮、目涩、喜睡、纳呆、易生气、腰酸、胃胀、口干、口淡、无味。舌淡红略暗,苔薄少津,脉细。二诊时舌淡边有齿痕,苔黄腻,脉细滑沉。三诊时胸闷、胁胀、气上攻感、头昏蒙、耳鸣、目涩、腿软、胃不适、小腹隐痛、口干、不欲饮。舌暗红,苔薄,脉沉细。四诊时口舌干、目干涩、易气急、牙痛、腰胁不适。舌暗,苔白有齿痕,脉弦细。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
头晕昏蒙耳鸣目涩腰酸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主诉发作性心慌胸闷气短3年余,加重10天。中医诊断胸痹心悸,眩晕。证型为阳虚湿瘀型。主要症状包括心慌胸闷、气短乏力、头晕昏蒙、失眠多梦、形寒肢冷、大便溏薄。面色皖白,舌质黯红,舌苔厚腻,脉沉细而结。病程较长,有高血压病史,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及频发房早。病因病机涉及心脾虚弱、阳虚湿瘀、痰湿内阻、气机紊乱。
头晕昏蒙心脾虚弱阳虚湿瘀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7岁,男性。头重、眩晕8年,近期眩晕、恶心加重。头目眩晕,头晕昏蒙,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中医病名为眩晕,证型为痰湿中阻,蒙蔽清窍。舌澹红,苔薄白。脉象未提及。面色、声音、气味未提及。病史包括原发性高血压。
头晕昏蒙高血压痰湿中阻胸闷恶心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