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阳明同病

女,62岁,右上腹疼痛、黄疸、发热,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邪伏少阳、热蕴肝胆,证型:少阳阳明同病。目黄肤黄,溲黄便艰,形寒身热,口苦咽干,右胁胀痛,舌红少苔,脉细弦。
少阳阳明同病胆囊炎胆结石热蕴肝胆
查看详情 →
男性,39岁,阵发性寒热,黄疸,右上腹部疼痛,病程半年余。主症为寒热往来,黄疸,口苦,恶心,胃纳减退,大便时现白色,多便秘,小溲黄赤。舌苔中后微黄带浊、前半白腻,脉弦滑。证属湿遏热伏,胆腑不净,邪气久稽,胃失降和,少阳阳明同病。
少阳阳明同病慢性胆囊炎湿热内蕴胆腑不净
查看详情 →
患者高热,体温达40.5℃,形寒热发,胸闷气急,喉有痰声,神迷思卧,口干不多饮,苔薄白而腻,边红,脉弦滑带数,重按无力。舌边红,苔薄腻,脉弦数濡滑。病程34至36天。中医诊断为伏温挟湿热蕴蒸,少阳阳明同病,气阴两伤,湿热留恋,肺胃肃降失司,脾不能为胃引其津液输运于上。病因病机为伏温挟湿热,气阴二亏,湿热留恋,肺失清肃,胃乏降和。
少阳阳明同病痢疾湿热蕴蒸气阴两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男性。寒热往来,右胁疼痛3日。寒热发作频繁,体温高,右胁疼痛剧烈,伴面红目赤,心烦,口苦,时欲泛恶,大便三日未行。舌质红,苔黄腻,脉弦。肝区叩击痛,超声波检查示肝脏液平。中医诊断肝痈,辨证为病在少阳,兼及阳明之腑。
少阳阳明同病肝痈肝胆郁火阳明腑气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岁未详,主诉为大便痢下、形寒热发、胸闷气急、喉痰辘辘、神迷思卧。病程初诊为卅四天,三诊延至三十六天。中医病名为温病,证型为伏温挟湿热蕴蒸,少阳阳明同病,气阴两伤。望诊见舌边红、苔薄白而腻,后见舌黄腻略化。闻诊有喉痰辘辘声。问诊包括口干不多饮、气急、胸闷、泛恶、咳嗽痰黏、小溲浑赤。切诊见脉弦滑带数,重按无力,后见脉濡滑、弦数、濡数。
少阳阳明同病痢疾气阴两伤湿热留恋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