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6岁。主诉头目眩晕,两侧头痛,心悸失眠,烦躁口干。病程自去冬至今。中医病名眩晕,证型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肝气郁勃,肝阳上扰清空,心火亢盛。望诊舌红少津,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愁萦襟怀,切诊脉弦有力。
肝阳上扰心火亢盛肝风内动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头脑眩晕、记忆善忘、举步趑趄、语言滞涩。脉濡稍弦。中医诊断为肾脉亏虚,宗脉失养,病机为精气内夺。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脉象为濡稍弦。二诊脉象为弦脉较和。三诊症状改善,头晕已安,步履稳健,语涩较利,记忆稍强。四诊症状渐见愈,精血内亏难成。
眩晕健忘语涩步态不稳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男性。眩晕如坐舟船或天翻地覆,伴耳鸣、泛恶作呕、视物抖动、进食作呛、言语木讷、吞咽困难、大便秘结、小便频数、头昏沉。两眼球轻度震颤,血压150/90mmHg。舌苔白腻滑润,中央有老黄苔,脉数有歇止。中医诊断为肝风痰浊。证型为肝风与痰浊互结。望诊见眼球震颤,舌苔白腻滑润。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眩晕、耳鸣、泛恶、吞咽困难等。切诊见脉数有歇止。
眩晕肝风痰浊脉数有歇止
查看详情 →
男,55岁,寐差,易醒,梦多,眩晕耳鸣,乏力,面白无华,爪甲不容,纳食较差。舌淡苔白,脉弦细。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养血安神。舌质淡暗,苔薄微黄,脉弦细。主诉包含寐差、多梦、早醒、情绪低落、乏力、易怒、面色不华、乳房胀痛、月经推迟、色淡、量少。舌象包括舌淡苔白、舌质淡暗、苔薄微黄。脉象包括脉弦细。
失眠肝血不足肝郁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2岁,女性。主诉突发右手脚麻痹、口㖞流口水、吞咽不便、言语不流利。病程为急性发作。中医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辨证为气虚血瘀。面色灰暗,精神不振,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细。病因病机为年高体弱,气血流通缓慢,天气寒冷,血压偏低。
腔隙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舌质澹红苔薄白
查看详情 →
患者80岁,女性。主诉左上肢麻木力弱、眩晕20天。中医诊断肝肾阴虚,夹风夹痰。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左沉细,右弦细,右脉大。专科查体见复视,左鼻唇沟浅,伸舌左偏,左侧肢体肌力4级,左侧痛觉减退,左巴氏征阳性。病程20天。
中风肝肾阴虚夹风夹痰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张某,男,56岁。主诉劳累后头晕欲仆,恶心呕吐,反复5年余。眩晕。气阴两虚,痰湿内郁证。舌苔薄白,脉濡缓,右脉大于左脉。右脉弦大而紧,左脉弦紧稍滑。舌苔白,脉濡缓。
眩晕气阴两虚痰湿内郁心烦乏力
查看详情 →
女,34岁,头晕、胸闷、善太息、心烦、咳嗽、短气、情怀抑郁、默默寡欢。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气郁挟痰,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挟痰邪内阻。
肝气郁结痰浊内阻胸闷头晕
查看详情 →
张某,女,34岁。主诉右耳耳鸣、失听、眩晕、呕吐。病程50天。中医病名:耳聋。证型:痰浊上蒙清道,肝阳上扰。病因病机:痰浊上蒙清道,肝阳之扰。望诊:舌体澹红,薄苔。闻诊:耳鸣音调高、音量大。问诊:眩晕、呕吐、心烦、对外来噪声不能接受。切诊:弦脉。
眩晕突发性耳聋肝阳上扰痰浊上蒙
查看详情 →
72岁男性,头晕头沉10年余,伴下肢肿、便干结、胸闷、健忘。舌质暗,苔白滑腻,弦脉。痰瘀内阻,清窍不利,病机为痰瘀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胸阳不振。
脑梗死后遗症痰瘀内阻清窍不利高血压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