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61岁,主诉心悸头晕,面红如醉,少腹有气上冲胸咽,冲时心悸与头目眩晕加重,手足发冷。中医病名风湿性心脏病,证型心阳上虚,肾气不得潜藏。望诊舌质澹嫩,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描述症状及病程。切诊脉象弦而结。
心悸眩晕风心病心阳上虚肾气不潜
查看详情 →
患者,女,37岁。经血暴流3天,伴五心烦热、心悸眩晕、夜不能寐、周身酸软、肋下隐痛、少腹拘急而热、胃中痞满不食。面色萎黄,舌质红、苔腻,脉虚细而数,血压80/40毫米汞柱。诊断为崩漏,辨证为劳伤冲任,思虑伤脾,湿郁化热,湿热传于胞宫。
心悸眩晕崩漏冲任亏损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全身浮肿,尿蛋白(+++),病程4年,反复发作。中医病名为肾劳变证,证型为肾气虚寒。病因病机为激素治疗后出现肾气虚寒之变证。望诊见面色苍白,眼周晦暗,两颧潮红,颜面四肢轻度浮肿。舌澹苔滑腻,脉沉细。临床表现包括背寒怕冷、动则心悸、眩晕耳鸣、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腰膝酸软、倦怠无力。尿常规示蛋白(+~++),颗粒管型0~2/HP,胆固醇升高。
心悸眩晕肾劳变证脾肾阳虚肾气虚寒
查看详情 →
54岁男性,主诉虚脱不省人事,伴气短、心悸、梦多,病程四年。饮食不佳、四肢无力、头痛头昏、呕恶、颜面潮红、呼吸气短、时叹息、大便秘结。舌红无苔,右脉弦涩有间歇,左脉弦细,血压200/100mmHg。中医诊断为肾阴亏虚,肝木失养,虚风上扰。
心悸眩晕肾阴亏虚肝木失养虚风上扰
查看详情 →
王某,38岁,女性。主诉情志怫郁,病程数年,症见怒则气上,心悸眩晕,肢麻,甚则仆倒,昏不识人。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气逆上冲,心神失养。舌赤或薄腻微黄,脉沉弱。
心悸眩晕情志怫郁心神失养气逆上冲
查看详情 →
52岁男性,眩晕少寐,怔忡,病程3年,入夏心悸加重,口干汗出,五心烦热,面赤。中医诊断为神经衰弱,心律失常。舌质红、无苔,脉细数而代。病因为思虑过度,损伤心脾,气虚血亏。
心悸眩晕神经衰弱心律失常思虑过度
查看详情 →
59岁,心悸,头昏眩晕,病程较长。心肌梗塞,气虚血瘀,气血两伤,气虚不能上升而眩,血虚不能养心而悸。舌嫩少苔,隐显紫气,脉细而迟,按之微弦。血压偏低,左心功能不全Ⅲ度。短气不欲言,畏寒,身如在浮云中,软散如瘫,耳鸣欲倒,瞑目畏光。
心悸眩晕心肌梗塞气虚血瘀气血两伤
查看详情 →
患者心悸眩晕,病程较长。舌绛有黄腻苔,脉沉弦且滑。口苦,溲热,汛事仍行。病属痰热纠葛,误补致气机壅塞。脉极滑数。
心悸眩晕痰热纠葛气机壅塞口苦
查看详情 →
五十六岁,半侧头痛,目起翳障,潮热口苦,心悸眩晕,眠食欠安,血虚生风,脉小弦数。
心悸眩晕血虚生风阴虚生风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女,38岁,情志怫郁,心悸眩晕,肢麻仆倒,昏不识人。病程近年。中医病名未明,证型属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气逆上冲。舌赤苔薄腻微黄,脉沉弱。
心悸眩晕情志郁结肝气逆升肢麻仆倒
查看详情 →
患者心悸眩晕,病程长短未明。中医病名属心悸,证型为痰热内蕴,病机为痰热内蕴,气机壅塞。望诊见舌绛,苔黄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口苦,小便热,月经正常;切诊脉沉弦且滑。
心悸眩晕痰热内蕴气机壅塞汗出肢冷
查看详情 →
患者心悸眩晕,病程延逾半载。脉沉弦且滑,舌绛有黄腻苔,口苦溲热,汛事仍行。病属痰热轇轕,误补致气机壅塞。
心悸眩晕痰热壅塞气机壅塞汗出肢冷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