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短懒言+畏寒肢冷

患者年龄66岁,女性。主要症状为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畏寒肢冷、气短懒言。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脾肾阳虚,证型为阳气亏损,不能腐熟水谷。舌象为舌淡胖色紫黯,脉象为脉沉弦细而无力。面部老年斑较多,身体消瘦,饮食仅能进食稀粥。
畏寒肢冷气短懒言消化不良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主诉为带状疱疹治愈后反复低热37.5℃不退,伴白细胞增高。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为低热,证属肾阳虚衰。望诊见舌淡胖大,边有齿痕。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气短懒言、身体倦怠、畏寒肢冷、神不守舍、情绪不稳、精神抑郁、失眠多梦、喜长叹、体力不支、身体消瘦、纳呆腹胀。切诊见脉沉细弱而无力。
气短懒言畏寒肢冷低热不退肾阳虚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女性。长期低热(37.5℃),持续6年余。身体消瘦,纳差腹胀,畏寒肢冷,五心烦热,气短懒言,发热活动后加重。舌淡胖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证型为阳气亏损,虚阳浮动。中医病名属内伤发热。病因病机为外感后治疗不当,导致阳气受损,虚阳浮动。
气短懒言畏寒肢冷功能性低热阳气亏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男性。主诉为夜间腹痛、腹泻,大便溏泥样,便意急迫,泻后痛减,病程10余年。伴随症状包括畏寒肢冷、气短懒言、腰膝酸沉、行动乏力。舌淡苔薄白,脉软弱,尺部若无。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衰,病因病机为脾肾阳气不足,温煦失职。夜气属阴,阳气低落,故病情加重。
畏寒肢冷气短懒言脾肾阳虚夜泻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慢性胃炎数年,胃胀,进食后尤甚,喜温喜按,气短懒言,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遇冷加重。舌淡,脉沉细无力。证属中焦阳虚。
畏寒肢冷气短懒言慢性胃炎中焦阳虚
查看详情 →